昭事 [zhāo shì]
1. 勤勉地服事。昭,通“劭”。指祭祀。
昭事 引证解释
⒈ 勤勉地服事。昭,通“劭”。
引《诗·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高亨 注:“昭,借为劭。 《説文》:‘劭,勉也。’此句言 文王 勤勉侍奉上帝。”
一说,光明正大地服事。 揆郑 《哀政闻社员》:“﹝ 马良 ﹞昭事上帝,旁通科学。”
⒉ 指祭祀。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昭事是肃,俎实非馨。”
《旧唐书·肃宗纪》:“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可以昭事。”
明 李贽 《鬼神论》:“小人之无忌惮,皆由於不敬鬼神,是以不能务民义以致昭事之勤。”
昭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序释义:事情的条理、秩序。 《左传·昭公十一年》:“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杨伯峻 注:“事序犹言事理·序,绪也,今言条理。”《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故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书以铺政体,十表以谱年爵,虽殊古式,而得事序焉。”
- 2.
休徵释义:吉祥的征兆。《书·洪范》:“曰休徵。”孔 传:“叙美行之验。”《汉书·终军传》:“故 周 至 成王,然后制定,而休徵之应见。”颜师古 注:“休,美也。徵,证也。”唐 元稹《遭风》诗:“那知否极休徵至,渐觉宵分曙气催。”明 唐顺之《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清 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故河清海宴,神人无杂扰之灾,物阜民蕃,太史奏休徵之应。”
- 3.
拜位释义:⒈拜授官职。汉 焦赣《易林·坎之井》:“遨游嘉国,拜位逢时。”⒉祭祀时行礼的位置。《清会典事例·礼部·大祀》:“每届郊坛大祀,必躬亲昭事,用展诚悃,三十七年於兹,未敢稍懈。向来诣坛行礼日,由降輦进至拜位,以迄荐献礼成,中间履蹈升降,仪节最为繁重。”
- 4.
着定释义:朝廷内按官职大小设置的固定的朝位。著,通“佇”。《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衣有襘,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杜预 注:“著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著。”孔颖达 疏:“著定,谓佇立定处,故谓朝内列位常处也。”
- 5.
等威释义:与一定的身分、地位相应的威仪。《左传·文公十五年》:“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杜预 注:“等威,威仪之等差。”晋 葛洪《抱朴子·仁明》:“服牛马以息负步,序等威以镇祸乱。”宋 叶适《纪年备遗序》:“凡民人家国之用,制度等威之异,皆为説以处之。”《清史稿·圣祖纪一》:“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
- 6.
聿怀释义:《诗·大雅·大明》:“维此 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聿本助词,然后人常以“聿怀”为语典,用为笃念之意。
- 7.
表着释义:⒈显扬昭著。汉 班固《白虎通·号》:“故受命王者,必择天下美号,表著己之功业,明当致施是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古之英才,若 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仲、韩、范 诸公,德业表著,皆良知中所发也。”鲁迅《<劲草>译本序》:“托氏 撰述之真得以表著,而译者求诚之志或亦稍遂矣。”⒉用标帜标明固定。《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杜预 注:“著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著。”⒊犹标柱。宋 叶适《灵岩》诗:“吴 人宅沮洳,兹山抑其镇;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