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议谥 议谥的意思
shì

议谥

简体议谥
繁体議謚
拼音yì shì
注音ㄧ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意见,言论。【组词】:议论。提议。建议。(2) 讨论,商量。【组词】: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组词】:非议。恐招物议。(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组词】:奏议。驳议。

shì,(1)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组词】:谥号。谥法。谥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2) 叫作,称为。【例句】:“身死无名,谥为至愚”。

基本含义

亦作“ 议諡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国语·楚语上》:“王卒,及葬, 子囊 议謚。”《晋书·秦秀传》:“ 何曾 卒,下礼官议諡。”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 宝应 中,二圣山陵有司议諡,事不师古,变而行权。” 清 冯景 《濮议议》:“始议謚时,有司奏为人后者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

议谥的意思

议谥 [yì shì]

1. 见“议謚”。

议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议諡”。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

《国语·楚语上》:“王卒,及葬, 子囊 议謚。”
《晋书·秦秀传》:“何曾 卒,下礼官议諡。”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宝应 中,二圣山陵有司议諡,事不师古,变而行权。”
清 冯景 《濮议议》:“始议謚时,有司奏为人后者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


议谥(y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议谥是什么意思 议谥读音 怎么读 议谥,拼音是yì shì,议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议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