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蜀锦 蜀锦的意思
shǔjǐn

蜀锦

简体蜀锦
繁体蜀錦
拼音shǔ jǐn
注音ㄕㄨˇ ㄐㄧ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ǔ,(1)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例句】: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2) 中国朝代名。【组词】:蜀汉。(3)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jǐn,(1)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组词】:锦旗。锦屏。锦标。锦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锦锦山河”、“锦锦前程)”。锦上添花。(2) 鲜明美丽。【组词】:锦霞。锦缎。锦笺。锦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基本含义

比喻文章或诗词的辞藻华丽、绚丽多彩。

蜀锦的意思

蜀锦 [shǔ jǐn]

1. 中国四川出产的传统的染色丝织品。

[tapestry from Sichuan;]

蜀锦 引证解释

⒈ 原指 四川 生产的彩锦。后亦为织法似 蜀 的各地所产之锦的通称。多用染色熟丝织成,色彩鲜艳,质地坚韧。参阅 元 费著 《蜀锦谱》。

三国 魏 曹丕 《与群臣论蜀锦书》:“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比,适可讶,而 鲜卑 尚復不喜也。”
唐 杜甫 《白丝行》:“繰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宋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词:“偶学 念奴 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八折:“慵描眉翠,闻説因由梳掠迟。轻笼蜀锦把头低,偷揭香帘认是谁。”
《西游记》第十八回:“那老者戴一顶乌綾巾,穿一领葱白蜀锦衣……出来笑语相迎。”
郭沫若 《瓶》诗之一:“啊,我怎么总把她记不分明!她那蜀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碧绿的绒线鞋儿上着耳根,这些都还在我如镜的脑中驰骋。”

⒉ 比喻华丽的文采。

唐 罗隐 《江都》诗:“歌听丽句 秦 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蜀锦载胡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 江 花独灿;亦有数章迭綺,蜀锦纷披。”

⒊ 海棠的别称。

宋 王十朋 《蜀锦亭》诗“犹餘蜀中锦,爱惜比甘棠”自注:“蜀锦,海棠也。”
清 陈维崧 《满庭芳·咏西府海棠》词:“豪华甚,千堆蜀锦,那用 杜陵 诗。”


国语词典

蜀锦 [shǔ jǐn]

⒈ 四川所出产,用染色熟丝织成的传统丝织品。


蜀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巴锦释义:即蜀锦。
    • 2.
      成都市释义:别称蓉。四川省会。位于该省中部成都平原上。人口209万(1997年)。成昆、宝成、成渝等铁路在此交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特产蜀锦、蜀绣等。工业以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风景名胜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等。
    • 3.
      毬露锦释义:亦作“毬路锦”。 蜀锦名。因其上织有圆球形花纹,故名。可用以装裱书画。
    • 4.
      沈园释义:南宋 时名园。在 浙江省 绍兴市 内。原为 沉 姓旧业,故名。相传 南宋 诗人 陆游 曾会出妻 唐琬 于此。宋 陆游《沉园》诗之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沉园 非復旧池臺。”后用为夫妻分离后重又见面之典。郁达夫《毁家诗纪》之十九:“沉园 旧恨从头数,泪透 萧郎 蜀锦衾。”
    • 5.
      球露锦释义:同“毬露锦”。蜀锦名。因其上织有圆球形花纹,故名。可用以装裱书画。
    • 6.
      蜀锦吴绫释义: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 7.
      遣嫁释义:犹出嫁。 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二:“以女年长,将遣嫁。访得某翁所在,貽书告之。”清 方式济《蜀锦曲》:“姊妹綺年俱遣嫁,空闺寂处兰膏卸。”
    • 8.
      锦院释义:宋 代官方设立的织造 蜀 锦的作坊。元 费著《蜀锦谱》:“元丰 六年,吕汲公 大防 始建锦院於府治之东,募军匠五百人织造,置官以涖之。”

蜀锦(shuj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蜀锦是什么意思 蜀锦读音 怎么读 蜀锦,拼音是shǔ jǐn,蜀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蜀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