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迎送 迎送的意思
yíngsòng

迎送

简体迎送
繁体
拼音yíng sòng
注音ㄧㄥˊ ㄙ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ng,(1) 接。【组词】:迎接。欢迎。迎宾。迎候。(2) 面对着,冲着。【组词】: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3)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组词】:逢迎。迎合。

sòng,(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组词】: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2) 赠给。【组词】:送礼。赠送。雪中送炭。(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组词】:欢送。送别。送亲。(4) 丢掉。【组词】:断送。

基本含义

迎接和送别。

迎送的意思

迎送 [yíng sòng]

1. 迎来送往。

迎送 引证解释

⒈ 迎来送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一路迎送荣耀,自不必説。”
郁达夫 《超山的梅花》:“两旁已经有一处一处的梅林在迎送了。”
亦泛指交际应酬。 唐 郑谷 《题慈恩寺默公院》诗:“春来老病厌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观今之郡长,鲜克尽心,有尚迎送之劳,有贪燕射之逸。”


迎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亵嫚释义:犹亵慢。《资治通鉴·汉惠帝三年》:“以宗室女为公主,嫁 匈奴 冒顿单于。是时,冒顿 方强,为书,使使遗 高后,辞极褻嫚。”胡三省 注:“褻,息列翻,污也。嫚,傲。”明 沉贞《乐神曲》序:“吴 人尚鬼,祀必以巫覡迎送。舞歌登献,其辞褻嫚。”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凌晨趋视,於畦畔得笺写《惜餘春》词……即案头细加丹黄,评语褻嫚。”
    • 2.
      仪仗队释义:⒈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人数各国规定不等。仪仗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也用于隆重的典礼。⒉走在游行队伍前边、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
    • 3.
      佥坐释义:同坐在两旁;陪坐。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以刑部主事虑囚 江 北,见巡抚必侍坐,抵家及所过道路,遇之皆然。惟审録旧规,以勑諭事重,且多年深正郎,故有僉坐之説。”《清史稿·礼志十》:“顺治 十三年,定直省文武官相见礼,提督见总督,入中门,至仪门下马,升堂三揖。总督正坐,提督僉坐,迎送不出堂檐。”
    • 4.
      候人释义:⒈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姦盗,或迎送宾客的官员。《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周礼·夏官·司马》:“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郑玄 注:“道治,治道也……禁令,备姦寇也。”《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岂敢辱候人?”《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韦昭 注:“道宾至於朝,出送之於境也。”⒉斥候。军中侦伺敌情者。《管子·侈靡》:“候人不可重也。”郭沫若 等集校:“重,亦‘动’字,古金文以童、重为‘动’。‘候人不可动’者言斥候之人不可擅离
    • 5.
      候吏释义:⒈即候人。 古代掌管整治道路稽查姦盗,或迎送宾客的官员。⒉多指驿吏。
    • 6.
      候官释义: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 (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賕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 注:“魏太祖 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明 之厰卫。”参见“候人”、“候者”。
    • 7.
      假赁释义:借,租借。 《魏书·鹿悆传》:“虽任居通显,志在谦退,迎送亲宾,加於畴昔,而自无室宅,常假赁居止,布衣糲食,寒暑不变。”唐 刘知几《史通·自叙》:“其所读书,多因假赁。”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杂赁》:“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
    • 8.
      儿童竹马释义:《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 9.
      北人释义:⒈泛称北方之人。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唐 皇甫松《浪淘沙》词:“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宋 王安石《红梅》诗:“春半花纔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⒉特指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契丹 翰林承旨、吏部尚书 张礪 言於 契丹 主曰:‘今 大辽 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⒊复姓。《庄子·让王》有 北人无择。
    • 10.
      国礼释义: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
    • 11.
      宋清释义:唐 长安 卖药人,轻财好义,为时人所称许。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宋清 卖药于 长安 西市,朝官出入移贬,清 輒卖药迎送之;贫士请药,常多折券,人有急难,倾财救之。岁计所入,利亦百倍。长安 言:人有义声,卖药 宋清。”后因以喻指轻财好义者。宋 陆游《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诗:“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 秦缓 药,空负 宋清 钱。”
    • 12.
      客亭释义:⒈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此水便成浄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⒉犹驿亭。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南朝 梁 刘潜《北使还与永丰侯书》:“足践寒地,身犯朔风,暮宿客亭,晨炊謁舍。”唐 朱庆馀《送窦秀才》诗:“江 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癸酉至 长安,永兴 节度副使 安友规、巡检 乔守温 出迎 王益,置酒於客亭。”胡三省 注:“诸州镇皆有客亭,以
    • 13.
      宾饯日月释义:迎送。 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别。
    • 14.
      寓望释义:古代边境上所设置的以备瞭望、迎送的楼馆。 亦指其主管官员。
    • 15.
      扶轮释义:⒈扶翼车轮。 南朝 宋 颜延之《迎送神歌》:“月御案节,星驱扶轮。”唐 高彦休《<唐阙史>序》:“皇朝济济多士,声名文物之盛,两 汉 纔足以扶轮捧轂而已。”清 王韬《创建医院序》:“文字之社,扶轮风雅,宣讲格言,化导愚蒙。”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德国 人之受祸是祸在军阀者流的狂妄,妄想为资本主义扶轮,欲以武力统一世界。”⒉相传 春秋 时 晋大夫 赵宣子 猎于 首山,见 灵辄 饿不能起,食之。后 灵辄 为 晋灵公 卫士。一日 灵公 邀 宣子 饮,欲害之。宣子 知之,中饮而出。灵公 遣卫士追杀之
    • 16.
      桑中释义:⒈《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要我乎 上宫,送我乎 淇 之上矣。”朱熹 集传:“桑中、上宫 淇 上,又 沬乡 之中小地名也…… 卫 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 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章炳麟《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参见“桑中之喜”。⒉桑树林里。《穆天子传》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宫 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郭璞 注:“桑林之中。”⒊泛指山林僻远之处。《梁书·张缵传》:“
    • 17.
      没阶释义:⒈谓下尽台阶。⒉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
    • 18.
      灵祚释义:对国运的美称。 晋 傅玄《晋郊祀歌·迎送神歌》:“嘉乐殷荐,灵祚景祥。”南朝 宋 王韶之《宋四厢乐歌·王公上寿歌》:“灵祚穷二仪,休明等三光。”《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晋 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胡三省 注:“灵祚,犹 班彪《王命论》所谓神明之祚也。”
    • 19.
      燕射释义:⒈古代射礼之一。 指宴饮之射。《周礼·春官·乐师》:“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孙诒让 正义:“燕射者,王与诸侯、诸臣因燕而射。《梓人》注云:‘燕谓劳使臣,若与羣臣饮酒而射。’是也。”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三射》:“燕射於寝,兽侯用质。”宋 周密《武林旧事·燕射》:“淳熙 元年九月,孝宗 幸 玉津园,讲燕射礼……皇帝第二箭射中,皇太子已下,各再拜称贺,进御酒。”参见“射礼”。⒉泛指宴饮作乐。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某又观今之郡长,鲜克尽心,有尚迎送之劳,有贪燕射之逸。”
    • 20.
      站台票释义:准许除旅客本人之外的人到列车到达和离开的限定站台去(如为迎送旅客)的票证。

迎送(ying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迎送是什么意思 迎送读音 怎么读 迎送,拼音是yíng sòng,迎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迎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