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尾 [chún wěi]
1. 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楚之分野。
3. 星宿名。即张宿。
鹑尾 引证解释
⒈ 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 楚 之分野。
引《国语·晋语四》:“岁在寿星及鶉尾,其有此土乎!”
韦昭 注:“自张十七度至軫十一度为鶉尾之次。”
《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唐 张守节 正义:“翼二十二星,軫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合軫七星皆为鶉尾,於辰在巳, 楚 之分野。”
清 阮元 《畴人传·王锡阐下》:“乃仲秋辛巳朔,日月交于鶉尾之次。”
⒉ 星宿名。即张宿。
国语词典
鹑尾 [chún wěi]
⒈ 星名。古当楚的分野,与黄道十二宫的室女宫相当。
引《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句下唐·张守节·正义:「翼二十二星,轸四星,长沙一星,辖二星,合轸七星皆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属荆州。」
鹑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冲午释义: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星象占候说认为,二十八宿中北方的虚宿,对冲南方的张、翼二宿,则张、翼二宿所对应的分野 周、楚 之地就会有祸变,张、翼星次“鹑火”、“鹑尾”,属午,故谓之“衝午”。 《魏书·术艺传·张渊》:“或取证於 逢公,或推变於衝午。”原注:“衝午,谓虚宿对午。午为张、翼,张、翼 周、楚 之分。裨灶 占知 周王、楚子 死,故言推变於衝午。”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周 楚 恶之”唐 孔颖达 疏。
- 2.
十二分野释义:我国古代星占学的迷信观点认为,人间祸福同天上星象有联系,因根据星辰的十二缠次(后亦根据二十八宿)将地上的州、国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使两者相对应,并根据某一天区星象的变异来预测、附会相应地区的凶吉。 这种划分,在天称“十二分星”,在地称“十二分野”。其对应情况为:星纪(扬州,吴 越)、玄枵(青州,齐)、娵訾(并州,卫)、降娄(徐州,鲁)、大梁(冀州,赵)、实沉(益州,晋)、鹑首(雍州,秦)、鹑火(三河,周)、鹑尾(荆州,楚)、寿星(兖州,郑)、大火(豫州,宋)、析木(幽州,燕)。参阅《周礼·春官·保章氏》郑玄
- 3.
十二宫释义:⒈即十二律。 宋 苏辙《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宋 姜夔《凄凉犯》词序:“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⒉天文学名词。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都有一定部位,分黄道周天三百六十度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十二宫。名为: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等。亦名为:白羊,金牛,阴阳(一作双子),巨蟹,狮子,双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人马,磨羯,宝瓶,双鱼。参阅 明 贝琳《七政推步》、
- 4.
张宿释义:又称鹑尾。二十八宿之一,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
- 5.
星次释义:⒈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⒉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
- 6.
鹑火释义:⒈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鸟七宿。首位者称鹑首,中部者(柳、星、张)称鹑火(也叫鹑心),末位者称鹑尾。《左传·昭公八年》:“岁在鶉火,是以卒灭。”清 顾炎武《雒阳》诗:“三川通地络,鶉火叶星精。”王遽常 汇注引 徐嘉 曰:“《汉书·地理志》:自柳三度至张十二度谓之鶉火之次。”⒉星宿名。指柳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