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制置 制置的意思
zhìzhì

制置

简体制置
繁体
拼音zhì zhì
注音ㄓ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zhì,(1) 放,摆,搁。【组词】: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2) 设立,设备。【组词】:装置。设置。(3) 购买。【组词】: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基本含义

指控制、安排、处理事物或情况。

制置的意思

制置 [zhì zhì]

1. 规划;处理。

3. 制置使的简称。

制置 引证解释

⒈ 规划;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初营 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紆曲,方此为劣。”
《旧唐书·裴度传》:“时骄主荒僻,辅相庸才,制置非宜,致其復乱。”
宋 苏辙 《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此可使智者临事制置,难以遥度也。”

制置使的简称。参见“制置使”。

《宣和遗事》前集:“恰去的那箇人,也不是制置并安抚,也不是御史与平章。那人眉势教大!”
《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愚仁宗》:“赵旭 谢恩,叩首拜敕,授 西川 五十四州都制置。”


制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都释义:⒈京都。《史记·平准书》:“漕转 山东 粟,以给中都官。”司马贞 索隐:“中都,犹都内也。”《宋书·索虏传》:“使中都有鸣鸞之响,荒餘怀来苏之德。”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⒉指一般城市。五代 陈陶《泉州刺桐花咏》之三:“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 2.
      伦绪释义:条理;头绪。 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两淮 屯田,两年来措置,不知成伦绪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帝问 王安石:‘制置条例如何?’安石 曰:‘已检讨文字,略见伦绪。’”
    • 3.
      佥议释义:⒈众人的意见。 多用于群臣百官。南朝 梁 沉约《授萧惠休右僕射诏》:“入副朝端,僉议斯在。”唐 白居易《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仪曹之选,僉议所归。”《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六年》:“﹝ 宋璟 ﹞又奏:‘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僉议;当事之后,颇非称职,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⒉共同商议。《宋史·胡銓传》:“檜 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谤耳。”《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先是 全斌 受詔,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因是虽小
    • 4.
      供备释义:备办供给。《商君书·画策》:“黄帝 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槨。”《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时 袁术 僭号,策 以书责而絶之”裴松之 注:“《吴録》载 策 使 张紘 为书曰:‘……去冬传有大计,无不悚惧;旋知供备贡献,万夫解惑。’”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年俭物贵,难於供备,而不敢不足。”《元典章·刑部二·罪囚无亲给粮》:“虽有亲属,若贫穷不能供备;或家属在他处住坐未知者,粮亦官给。”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除馆馆生,供备丰隆。”
    • 5.
      关送释义:谓行文送达。宋 李纲《与赵相公书》:“某昨具奏,乞元置安抚制置大使,司军马钱粮之半。蒙朝廷关送都督行府。”《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望令讲读官,自今各以日得圣语关送修注官,仍请因今所御殿,名曰《祥曦记注》。”
    • 6.
      典领释义:主持领导;主管。《汉书·王商传》:“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今天下财用窘急无餘,典领之官拘於弊法,内外不以相知,盈虚不以相补。”清 蒋士铨《空谷香·怀香》:“桂姐,自从 兰仙 妹妹降生人世,不觉十有六年。他的职掌,花神令你我代为典领。”
    • 7.
      制帅释义:制置使之别称。
    • 8.
      制府释义:即制置司衙门,掌军务。
    • 9.
      制置释义:⒈规划;处理。 ⒉制置使的简称。
    • 10.
      制置使释义:官名。唐 大中 五年设置,经划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 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 金 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其秩高者称为“制置大使”。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 明 清 的总督。《宋史·宁宗纪三》:“成都府路 安抚使 董居谊 为 四川 制置使。”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祖宗朝,制置使多用名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
    • 11.
      制领释义:制置使的别称。
    • 12.
      剗刷释义:⒈搜刮;搜集。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剗刷,殆无餘藏。”⒉引申为征调。宋 苏辙《乞罢修河司札子》:“朝廷为之置修河司,调发民夫,剗刷役兵,差文武官吏收买稍芟,百废并举。”
    • 13.
      劄付释义:官府中上级给下级的公文。《水浒传》第六七回:“且説 凌州 太守接得 东京 调兵的勅旨并 蔡太师 札付,随请兵马团练 单廷珪、魏定国 商议。”《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萧云仙 从 浦口 过 江,进了京城,验了札付,到了任。”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金以坏和议而亡》:“正大 八年,行省忽以札付下 襄阳 制置司,约同御北兵。且索军餉。札付者,上行下之檄也。”
    • 14.
      堙废释义:荒废;淤塞。 《后汉书·张禹传》:“徐县 北界有 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唐 刘禹锡《复荆门县记》:“起我堙废而完之,徠我荡析而安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元年》:“淮南、江、浙、荆湖 制置发运使 封丘 赵贺,言 苏州 太湖 塘岸坏及并海支渠堙废,水侵民田。”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许多堙废了的陂塘和河渠,先后恢复或扩建起来。”
    • 15.
      宸算释义:帝王的谋略。唐 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制置大略,尽出宸算。”《旧唐书·田弘正传》:“若稍假天年,得奉宸算,兼弱攻昧,批亢擣虚,竭鹰犬之资,展获禽之用,导扬和气,洗涤伪风,然后退归田园,以避贤路。”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愿陛下选将帅中威武有谋、敦庞多福、克荷功名者,授宸算,付鋭兵,俾往征之。”
    • 16.
      小会子释义:南宋 地方发行的纸币。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财赋·四川总领所小会子》:“丁卯岁,陈逢孺 以用不足,始创小会子。”《宋史·高定子传》:“制置使 郑损 彊愎自用,误谓总领所擅十一州小会子之利,奏请废之,令下,民疑而罢市。”
    • 17.
      干办释义:⒈谓干练能办事。⒉经办;办理。⒊亦称“干办公事”。原名勾当公事,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改。制置使、总领、安抚使、镇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都大提举茶马、都大提举坑冶、三衙长官等属官。由长官委派处置各种事务。
    • 18.
      年支释义:全年支出。 唐 徐夤《北园》诗:“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凡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令在京库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办者,得以从便变卖,以待上令。”
    • 19.
      懋迁释义:贸易。 语出《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孔 传:“勉劝天下,徙有之无,鱼盐徙山,林木徙川泽,交易其所居积。”汉 蔡邕《汉津赋》:“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又为经用通财之法以懋迁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妾亦知公子未惯懋迁,但试为之,当无不利。”郭沫若《东风集·蜀道奇》:“江轮增加千万吨,懋迁有无事吐输。”
    • 20.
      戎捷释义:指战利品。《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 来献戎捷。”唐 李德裕《纪圣功碑铭》:“诸侯有四夷之功,献其戎捷,《春秋》旧典也。”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帝﹞命为 昇州 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屡献戎捷。”

制置(zh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制置是什么意思 制置读音 怎么读 制置,拼音是zhì zhì,制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制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