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若 [shí ruò]
1. 四时和顺。
时若 引证解释
⒈ 四时和顺。
引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宋 苏轼 《春祈诸庙祝文》:“愿疾沴之不兴,庶风雨之时若。”
时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雨释义:形容风调雨顺。 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艺文类聚》卷二引《春秋说题辞》:“一岁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应天文,十五日大雨,以斗运也。”《太平御览》卷十引 汉 京房《易飞候》:“太平之时,十日一雨,凡岁三十六雨,此休徵时若之感。”宋 李石《续博物志》卷一:“太平之时,十日一雨,一岁三十六雨。”
- 2.
三处合释义:术数家谓生辰八字有三处合局者,其命大贵。即谓地支于生、旺、墓三处皆合于本命之五行。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 章郇公 ﹞艤舟 蔡河 上,张方平、宋子京 同謁公。公曰;‘人生贵贱,莫不有命。但生年、月、日、时若有三处合者,不为宰相,亦为枢密副使。’张、宋 退,召术者泛以朝士命推之,惟得 梁适、吕公弼 二命,各有三处合。是时 梁、吕 皆为小朝官。既而 皇佑 中 梁 为相,熙寧 中 吕 为枢密使,皆如 郇公 言。”
- 3.
东昏释义:⒈古代废帝的封号之一。指 南朝 齐 萧宝卷。齐明帝 次子。即位后荒淫残暴。曾凿金为莲花布于地上,令所宠 潘妃 行其上,谓为“步步生莲花”。后为 萧衍 所杀。和帝 立,追废为 东昏侯。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七:“当时若遇 东昏 主,金叶莲花是此人。”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三:“东昏 於苑中立店肆,以 潘妃 为市令,帝为市吏。”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潘妃 贴地,东昏 侈步步之娇。”⒉古代废帝的封号之一。指 金熙宗 完颜亶。在位九年,为平章政事 完颜亮 所杀。降封为 东昏王。宋 岳珂《桯史·逆亮
- 4.
十日释义:⒈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嫦娥 奔月。”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十日并出”。⒉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
- 5.
底薪释义:⒈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⒉基本工资。
- 6.
戈脚释义:亦称“戈法”。汉字笔法之一种。指“刂”笔。此划较长,写时若不从容行笔,必致头尾重,中间轻。
- 7.
敷佑释义:⒈见“敷佑”。⒉亦作“敷祐”。谓敷布德泽以佑助百姓。《书·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孔 传:“汝元孙受命于天庭为天子,布其德教,以佑助四方。”一说,犹遍有。周秉钧 易解:“敷,徧也。佑,读为有……此言 武王 新见命于上帝,徧有四方。”晋 傅玄《晋四厢乐歌·上寿酒歌》:“敷佑四方,如日之升。自天降祚,元吉有徵。”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金史·乐志下》:“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 8.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9.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0.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1.
风雨时若释义:《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 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唐 张嘉贞《北岳庙碑》:“禎祥日新,既祠既禋,国万斯春兮;风雨时若,是耕是穫,家勤於作兮。”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亭无枹鼓之警,里有室家之乐。士气始奋,而人和始洽。至於风雨时若,田出自倍。”
- 12.
高山流水释义:⒈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⒉琴曲。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是近代流传最广的曲目之一。
时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雨释义:形容风调雨顺。 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艺文类聚》卷二引《春秋说题辞》:“一岁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应天文,十五日大雨,以斗运也。”《太平御览》卷十引 汉 京房《易飞候》:“太平之时,十日一雨,凡岁三十六雨,此休徵时若之感。”宋 李石《续博物志》卷一:“太平之时,十日一雨,一岁三十六雨。”
- 2.
三处合释义:术数家谓生辰八字有三处合局者,其命大贵。即谓地支于生、旺、墓三处皆合于本命之五行。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 章郇公 ﹞艤舟 蔡河 上,张方平、宋子京 同謁公。公曰;‘人生贵贱,莫不有命。但生年、月、日、时若有三处合者,不为宰相,亦为枢密副使。’张、宋 退,召术者泛以朝士命推之,惟得 梁适、吕公弼 二命,各有三处合。是时 梁、吕 皆为小朝官。既而 皇佑 中 梁 为相,熙寧 中 吕 为枢密使,皆如 郇公 言。”
- 3.
东昏释义:⒈古代废帝的封号之一。指 南朝 齐 萧宝卷。齐明帝 次子。即位后荒淫残暴。曾凿金为莲花布于地上,令所宠 潘妃 行其上,谓为“步步生莲花”。后为 萧衍 所杀。和帝 立,追废为 东昏侯。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七:“当时若遇 东昏 主,金叶莲花是此人。”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三:“东昏 於苑中立店肆,以 潘妃 为市令,帝为市吏。”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潘妃 贴地,东昏 侈步步之娇。”⒉古代废帝的封号之一。指 金熙宗 完颜亶。在位九年,为平章政事 完颜亮 所杀。降封为 东昏王。宋 岳珂《桯史·逆亮
- 4.
十日释义:⒈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嫦娥 奔月。”唐 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十日并出”。⒉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
- 5.
底薪释义:⒈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⒉基本工资。
- 6.
戈脚释义:亦称“戈法”。汉字笔法之一种。指“刂”笔。此划较长,写时若不从容行笔,必致头尾重,中间轻。
- 7.
敷佑释义:⒈见“敷佑”。⒉亦作“敷祐”。谓敷布德泽以佑助百姓。《书·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孔 传:“汝元孙受命于天庭为天子,布其德教,以佑助四方。”一说,犹遍有。周秉钧 易解:“敷,徧也。佑,读为有……此言 武王 新见命于上帝,徧有四方。”晋 傅玄《晋四厢乐歌·上寿酒歌》:“敷佑四方,如日之升。自天降祚,元吉有徵。”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金史·乐志下》:“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 8.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9.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0.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1.
风雨时若释义:《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 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唐 张嘉贞《北岳庙碑》:“禎祥日新,既祠既禋,国万斯春兮;风雨时若,是耕是穫,家勤於作兮。”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亭无枹鼓之警,里有室家之乐。士气始奋,而人和始洽。至於风雨时若,田出自倍。”
- 12.
高山流水释义:⒈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⒉琴曲。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是近代流传最广的曲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