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屠杀 屠杀的意思
shā

屠杀

简体屠杀
繁体屠殺
拼音tú shā
注音ㄊㄨˊ ㄕ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ú,(1) 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组词】:屠宰。屠刀。屠户。屠夫。屠杀。屠戮。屠城。屠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2) 〔屠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3) 姓。

shā,(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组词】: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 战斗,搏斗。【组词】:杀出重围。(3) 消减。【组词】:杀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例句】:肥皂水杀了眼睛。(5) 收束。【组词】:杀价。杀尾。(6) 勒紧,扣紧。【组词】:杀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组词】:笑杀人。恨杀。

屠杀的意思

屠杀 [tú shā]

1. 血腥、野蛮地大批残杀;宰杀。

[slaughter; massacre; mass murder; mass slaughter; batcher;]

屠杀 引证解释

⒈ 宰杀。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会稽俗多淫祀》:“律:不得屠杀少齿。”
《魏书·肃宗孝明帝纪》:“减膳撤悬,禁止屠杀。”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犹屠杀牛羊,刳臠鱼鱉以为膳羞,食者甚美,见食者甚苦。”

⒉ 指大批残杀。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不遂前功,致使战地陷伪,忠义之人,旋被屠杀。”
清 唐甄 《潜书·全学》:“盖自 秦 以来,屠杀二千餘年,不可究止。”
陈毅 《赣南游击词》:“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国语词典

屠杀 [tú shā]

⒈ 屠宰、杀戮。

《魏书·卷九·肃宗纪》:「上下群官,侧弓自厉,理冤岳,止土功,减膳撤悬,禁止屠杀。」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陷长安,凡唐之宗室在长安者,尽行屠杀。」

残杀


屠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残杀释义:杀害:自相残杀。 残杀无辜。

屠杀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救赎释义:将原先是你的但归另一个人所有的财产重新买回来。

屠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长善月释义:佛教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须作善以要福。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斋素,谓之‘三长善月’。其事盖出於佛书。云大海之内,凡有四洲,中国与四夷特 南赡部 一洲耳。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祸福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至 唐高祖 武德 二年,遂詔天下,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杀。”参阅“三长月”。
    • 2.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3.
      八七会议释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是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决定在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等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会议对“左”倾情绪未予警惕,致使以后的“左”倾错误发展起来。
    • 4.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5.
      刲剔释义:屠杀剖解。《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是时,城中仓廩空虚,飢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见刀光晃耀,不敢正视,惟瞑目以待刲剔。”
    • 6.
      刽子手释义:旧时直接执行死刑的人。 现比喻镇压革命或屠杀人民群众的凶手。
    • 7.
      剿杀释义:⒈犹剿戮。 《金史·古里甲石伦传》:“石伦 復言:‘日者遣军潜擣敌垒,欲分 石州 兵五百权屯 方山,剿杀土寇。’”《三国演义》第九十回:“蜀 将督军分路剿杀。”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四川 人在 明 末 清 初的时候遇过一次很大的屠杀,相传为 张献忠 剿杀 四川。”⒉勦殺:剿除,消灭。《金史·古里甲石伦传》:“日者遣军潜擣敌垒,欲分 石州 兵五百权屯 方山,勦杀土寇。”一本作“剿杀”。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当时--一九二五,二六年--他们的努力,例如勦杀‘学匪’,或者请出西哲 勖本霍尔 来
    • 8.
      十斋日释义:佛教语。 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唐 高祖《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十斋”。唐 白居易《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 9.
      南京大屠杀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之一。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十九万多人,零散被杀害的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有十五万多具。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滔天大罪。
    • 10.
      反攻倒算释义: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主要表现是: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打击、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
    • 11.
      圈占释义:划定界线并占领之。多指封建统治者强行占有土地。清 顾炎武《营平二州史事序》:“其后七十年而 炎武 得游於斯,则当屠杀圈占之后,人民稀少,物力衰耗。”郭沫若《孔雀胆》第二幕:“从前是无法无天的专横,任意的圈占汉人的田地。”
    • 12.
      大屠杀释义:大屠杀(英语:bloodbath)一词有多种含义,但最通常的含义为故意对人进行的一种大量杀戮行为,通常与战争犯罪或暴行相关。
    • 13.
      夷刜释义:杀戮,屠杀。
    • 14.
      奴隶阶级释义: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被剥削阶级。奴隶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没有独立的人格,作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会说话的工具,可以被奴隶主任意买卖以至屠杀。奴隶阶级的反抗和起义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崩溃。
    • 15.
      宋庆龄释义:(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海南文昌人。早年留学美国。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年同孙中山结婚。孙中山逝世后,坚持进步立场,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作斗争。1927—1931年在苏联和欧洲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并在1929年被选为世界第二次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其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32年与鲁迅、蔡元培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屠杀,为革命作出
    • 16.
      宰肥鸭释义:清 乾隆 时惩治贪吏,没收其财产入官,称为“宰肥鸭”。《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顺治 时 扬州 嘉定 之屠杀,乾隆 时之宰肥鸭(宰肥鸭者,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而阴纵督抚,使括民财,及其满盈,则以事籍没之,入内务府。其间接所得,什倍租税),已成陈迹,姑不深论。”
    • 17.
      屠刘释义:犹屠杀。
    • 18.
      屠刳释义:指屠杀。
    • 19.
      屠场释义:屠杀牲畜的地方。
    • 20.
      屠剥释义:屠杀剥皮。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虏之残害,古今未有,屠剥之苦,众所共见,其中幸者,不过驱还北国作奴婢耳。”

屠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长善月释义:佛教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须作善以要福。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斋素,谓之‘三长善月’。其事盖出於佛书。云大海之内,凡有四洲,中国与四夷特 南赡部 一洲耳。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祸福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至 唐高祖 武德 二年,遂詔天下,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杀。”参阅“三长月”。
    • 2.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3.
      八七会议释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是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决定在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等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会议对“左”倾情绪未予警惕,致使以后的“左”倾错误发展起来。
    • 4.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5.
      刲剔释义:屠杀剖解。《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是时,城中仓廩空虚,飢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见刀光晃耀,不敢正视,惟瞑目以待刲剔。”
    • 6.
      刽子手释义:旧时直接执行死刑的人。 现比喻镇压革命或屠杀人民群众的凶手。
    • 7.
      剿杀释义:⒈犹剿戮。 《金史·古里甲石伦传》:“石伦 復言:‘日者遣军潜擣敌垒,欲分 石州 兵五百权屯 方山,剿杀土寇。’”《三国演义》第九十回:“蜀 将督军分路剿杀。”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四川 人在 明 末 清 初的时候遇过一次很大的屠杀,相传为 张献忠 剿杀 四川。”⒉勦殺:剿除,消灭。《金史·古里甲石伦传》:“日者遣军潜擣敌垒,欲分 石州 兵五百权屯 方山,勦杀土寇。”一本作“剿杀”。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当时--一九二五,二六年--他们的努力,例如勦杀‘学匪’,或者请出西哲 勖本霍尔 来
    • 8.
      十斋日释义:佛教语。 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唐 高祖《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十斋”。唐 白居易《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 9.
      南京大屠杀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之一。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和活埋的有十九万多人,零散被杀害的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有十五万多具。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滔天大罪。
    • 10.
      反攻倒算释义: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主要表现是: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打击、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
    • 11.
      圈占释义:划定界线并占领之。多指封建统治者强行占有土地。清 顾炎武《营平二州史事序》:“其后七十年而 炎武 得游於斯,则当屠杀圈占之后,人民稀少,物力衰耗。”郭沫若《孔雀胆》第二幕:“从前是无法无天的专横,任意的圈占汉人的田地。”
    • 12.
      大屠杀释义:大屠杀(英语:bloodbath)一词有多种含义,但最通常的含义为故意对人进行的一种大量杀戮行为,通常与战争犯罪或暴行相关。
    • 13.
      夷刜释义:杀戮,屠杀。
    • 14.
      奴隶阶级释义: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被剥削阶级。奴隶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没有独立的人格,作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会说话的工具,可以被奴隶主任意买卖以至屠杀。奴隶阶级的反抗和起义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崩溃。
    • 15.
      宋庆龄释义:(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海南文昌人。早年留学美国。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15年同孙中山结婚。孙中山逝世后,坚持进步立场,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作斗争。1927—1931年在苏联和欧洲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并在1929年被选为世界第二次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其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32年与鲁迅、蔡元培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屠杀,为革命作出
    • 16.
      宰肥鸭释义:清 乾隆 时惩治贪吏,没收其财产入官,称为“宰肥鸭”。《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顺治 时 扬州 嘉定 之屠杀,乾隆 时之宰肥鸭(宰肥鸭者,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而阴纵督抚,使括民财,及其满盈,则以事籍没之,入内务府。其间接所得,什倍租税),已成陈迹,姑不深论。”
    • 17.
      屠刘释义:犹屠杀。
    • 18.
      屠刳释义:指屠杀。
    • 19.
      屠场释义:屠杀牲畜的地方。
    • 20.
      屠剥释义:屠杀剥皮。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虏之残害,古今未有,屠剥之苦,众所共见,其中幸者,不过驱还北国作奴婢耳。”

屠杀造句

1.日本人侵略中国领土,对中国人进行血腥屠杀,这一切都有案可稽。

2.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鬼子杀人不眨眼,罪大恶极。

3.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场丧尽天良的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4.我国人民对日本鬼子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义愤填膺,决心为死难人民报仇雪恨。

5.蒋介石心狠手辣,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6.南京大屠杀时的惨案,虽已过去很多年了,至今仍让人惨不忍闻。

7.面对反派的屠杀,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

8.侵略军野蛮地屠杀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

9.在旧社会,反动派任意屠杀广大爱国志士,如有拒捕等事,便会格杀勿论。

10.日本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将永远遭到人民的唾骂。

11.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历史见证。

12.重庆解放前夕,狗急跳墙的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13.南京大屠杀惨状,令人目不忍睹。

14.南京大屠杀至今还令人胆战心惊。

15.敌军入城,大肆屠杀,一时血流漂杵。

16.日寇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17.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耻辱的一页。

18.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尸骨是侵华日军残杀中国人民的铁证。

19.日本侵略者野蛮地屠杀平民。

20.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控诉日军的暴行。

屠杀(tush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屠杀是什么意思 屠杀读音 怎么读 屠杀,拼音是tú shā,屠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屠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