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濯 [xǐ zhuó]
1. 洗涤。
英[ wash; ]
2. 除去。
英[ 罪过、积习、耻辱、仇恨等; ]
洗濯 引证解释
⒈ 洗涤。
引《艺文类聚》卷二引《六韬》:“祖行之日,雨輜重车至軫,是洗濯甲兵也。”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造锦既成,须要取这江水再加洗濯,能使颜色加倍鲜明。”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大姑娘陪着她娘没出门,正在洗濯侄儿侄女们换下的衣服。”
⒉ 除去(罪过、积习、耻辱、仇恨等)。
引宋 苏辙 《齐州祈雨青辞》:“民既穷瘁,吏亦震恐,各知咎殃,将自洗濯。”
清 薛福成 《答友人论禁洋烟书》:“使民自渐摩洗濯而去其习,其效非可捩契至者哉。”
清 吴樾 《意见书》:“宗旨曖昧,手段卑劣,进则不能为祖国洗濯仇耻,退亦不克得 满洲 信任,譸张为幻,迷乱后生。”
王以仁 《流浪》:“一霎时救急的计划,便留下了我一生洗濯不了的败德。”
国语词典
洗濯 [xǐ zhuó]
⒈ 清洗。
引《西游记·第一回》:「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⒉ 除去罪恶、耻辱。
引宋·苏辙〈齐州祈雨青辞〉:「民既穷瘁,吏亦震恐,各知咎殃,将自洗濯。」
洗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仇耻释义:⒈痛恨蒙受耻辱。⒉仇恨和耻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烈士吴樾君意见书》:“进则不能为祖国洗濯仇耻,退亦不克得满洲信任。”
- 2.
刷荡释义:⒈见“刷盪”。 ⒉洗濯;荡涤。《文选·左思<吴都赋>》:“﹝鸟﹞泛滥乎其上,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雕啄蔓藻,刷盪漪澜。”吕延济 注:“刷荡毛羽於湍瀨之上也。”⒊亦作“刷荡”。荡除。《隋书·高祖纪上》:“手运璣衡,躬命将士,芟夷姦宄,刷荡气祲,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皇太主 遣大卿 张权、鸿臚卿 崔善福 赐 李密 书曰:‘今日以前,咸共刷荡,使至以后,彼此通怀。七政之重,佇公匡弼,九伐之利,委公指挥。’”《旧唐书·高祖纪》:“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申寃旌善,
- 3.
嗜爪释义:宋 顾文荐《负暄杂录·性嗜》:“﹝ 唐 ﹞ 长庆 末,权长孺 流滞 广陵 ……有从事 蒋传,知 长孺 有嗜人爪之癖,乃於健步及诸佣保处,得爪甚多,洗濯未清,以纸裹候。
- 4.
拍平释义:用一个平面的东西拍打(如面团或洗濯物)使之平顺。
- 5.
沐洗释义:⒈洗濯。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若水》:“又有 温水,冬夏常热,其源可燖鸡豚,下汤沐洗,能治宿疾。”⒉休沐,休假。《汉书·吴王刘濞传》:“楚元王 子、淮南 三王或不沐洗十餘年,怨入骨髓,欲壹有所出久矣。”颜师古 注:“言心有所怀,志不在洗沐也。”
- 6.
洒练释义:洗濯。
- 7.
洗浴释义:洗濯或浸泡(如在水,蒸汽或日光中)
- 8.
洛禊释义:古代在 洛水 边洗濯或宴饮以除灾去邪的活动。
- 9.
浄浄释义:亦作“净凈”。 洁净,干净。《古文苑·董仲舒<山川颂>》:“鄣防止之,能浄浄,既似知命者。”按,净净,《春秋繁露·山川颂》作“清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山气清新,丝毫城市文明的浊气,都已洗濯净净。”
- 10.
浇濯释义:洗濯。
- 11.
浣浣释义:亦作“浣澣”。洗濯。
- 12.
涤汰释义:洗濯。
- 13.
淘洗释义:洗濯。 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 14.
渎汙释义:污秽。北魏 关朗《关氏易传·阖辟》:“接物者言之而已,非同之也,故洗濯物心,无所瀆污,谓之洗心。”
- 15.
湔洗释义:⒈洗濯。⒉除去(耻辱、污点等):湔洗前罪。
- 16.
湔澣释义:洗濯。
- 17.
滫濯释义:洗濯。
- 18.
濯禊释义: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为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 19.
濯缨释义: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 20.
灰汁释义:植物灰浸泡过滤后所得之汁。 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呈碱性,可供洗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