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子 [dài mào zi]
1. 强加给人罪名。
英[stigmatize; call sb. bad names;]
戴帽子 引证解释
⒈ 见“戴帽”。
国语词典
戴帽子 [dài mào zi]
⒈ 扣上罪名。
例如:「不要给我乱戴帽子,反民主的罪名我可吃不消。」
戴帽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光头释义:⒈头上不戴帽子:他不习惯戴帽子,一年四季总光着头。 ⒉剃光的头;没有头发的头;秃头。
- 2.
免冠释义:⒈脱帽,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⒉不戴帽子:交一寸半身免冠相片两张。
- 3.
冠带释义:⒈帽子与腰带。 《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宋 司马光《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明 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⒉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 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三国 魏 曹操《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寳玉 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
- 4.
戴帽释义:⒈亦作“戴帽子”。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 戴鼎臣《东原录》:“海州 朐山,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⒉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济仁,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 5.
未冠释义:⒈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 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周礼·天官·冢宰》“内竖倍寺人之数”汉 郑玄 注:“竖,未冠者之官名。”《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⒉没戴帽子。唐 皮日休《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 6.
沐猴冠冕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 7.
沐猴而冠释义:沐猴(猕猴)戴帽子。 比喻装扮得像人,实际却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冠:戴帽子。
- 8.
特嫌释义:被怀疑为特务的人。《收穫》1981年第2期:“这人是一九五九年清洗回来的电台编辑,虽不戴帽子,却是个‘特嫌’。”
- 9.
秃头释义:⒈光着头,不戴帽子:他秃着个头出去了。 ⒉头发全部脱落:一场大病后,他秃了头了。⒊头发脱光或剃光的头。⒋头发脱光或剃光的人。
- 10.
科头箕裾释义: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 11.
科头箕踞释义: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 12.
科头赤足释义:科头不戴帽子。露着头,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 13.
科头跣足释义:不戴帽子,不穿鞋袜,形容生活贫困或行为散漫不受拘束。
- 14.
跣足科头释义: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 15.
魁头释义:不戴帽子。魁,通“ 科 ”。《后汉书·东夷传·韩》:“﹝ 马韩 人﹞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 李贤 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髮縈绕成科结也。”《三国志·魏志·东夷马韩传》:“其人性彊勇,魁头露紒,如炅兵,衣布袍,足履革蹻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