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1. 指全国各地。
例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 the whole country; ]
2. 指世界各地。
例放之四海而皆准。
英[ the whole world; ]
3. 豪放、豁达。
例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英[ unconstrained; ]
⒈ 古以 中国 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引《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孔 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孟子·告子下》:“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禹 以四海为壑。”
《淮南子·俶真训》:“神经於 驪山、太行 而不能难,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所谓抱萤烛於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跡水之中者,不识四海之浩汗。”
⒉ 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引《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
《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王侯。”
唐 李绅 《古风》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清 李渔 《玉搔头·拈要》:“谁想四海虽宽,少 西施 而多 嫫母 ;六宫虚设,有粉黛而无姿容。”
⒊ 指全世界各处。
例如:放之四海而皆准。
⒋ 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
引《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史记·五帝本纪》:“南抚 交阯、北发 ;西, 戎、析枝、渠廋、氐、羌 ;北, 山戎、发、息慎 ;东, 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 帝舜 之功。”
《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闻 大宛 及 大夏、安息 之属皆大国……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
⒌ 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
引《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也都来往,好不四海。”
《文明小史》第十八回:“这位 四海 兄,是 浦东 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治安主任 盛清明 很四海地招呼 邓秀梅。”
⒍ 神祇名。
引《史记·封禅书》:“而 雍 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 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 之属,百有餘庙。”
⒎ 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⒈ 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引《书经·禹贡》:「四海会同,六府孔修。」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皇帝倾国来救敬瑭之急,四海之人,皆服皇帝信义。」
⒉ 中医上指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
⒈ 称人的性情豪爽慷慨。
引《金瓶梅·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来往,好不四海,结识人宽广。」
《文明小史·第一八回》:「这位四海兄是浦东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
1.作为一名拍摄自然风光的报刊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洲四海。
2.他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囊括四海的雄心壮志。
3.四海之内皆兄弟,萍水相逢,自是有缘。
4.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我呢,却是四海为家漂泊不定。
5.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6.古代许多行侠游客,浪迹江湖,四海为家。
7.他这几年走遍五湖四海,交游之广,遍及三教九流。
8.洲四海的人们,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
9.这次比赛的选手来自五湖四海,兵不厌诈,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一定要小心为妙。
10.现在我们家乡已有较好的旅游条件,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观光游览。
11.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12.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欢聚一堂,衷心祝愿亚运会圆满成功。
13.革命青年应该四海为家,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14.很多人宁愿四海为家四处流浪,都不愿意去当清洁工。
15.革命青年应该四海为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6.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要加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往来。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皆兄弟啊!
18.科学的理论,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理。
20.你代表着炎黄子孙滔滔不绝地奔流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