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再拜 再拜的意思
zàibài

再拜

简体再拜
繁体
拼音zài bài
注音ㄗㄞˋ ㄅ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ài,(1) 两次;第二次。【组词】:再次。一而再,再而三。(2) 重复;继续。【组词】:良辰难再。青春不再。(3) 副词。(①表示又一次。【组词】:再接再厉。一错再错。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多指未然:明天再来。雨不会再下。③用在两个动词之间,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做完作业再去玩。④更,更加:再好没有了。⑤表示加外有所补充:再则。)

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基本含义

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再拜的意思

再拜 [zài bài]

1.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 do obeisance again; ]

3. 赵王再拜曰。

再拜 引证解释

⒈ 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

《论语·乡党》:“问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坐者皆起,再拜。”
明 李长盛 《过史公墓》诗:“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

⒉ 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 再拜言……略陈固陋,谨再拜。”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谨奉状不宣, 愈 再拜。”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鼐 再拜 云路 先生足下。”


国语词典

再拜 [zài bài]

⒈ 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书信中用为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诸吏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

⒉ 第二拜。

如:「一拜天地,再拜高堂。」


再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坐释义:⒈犹今一跪。古人“坐”如今跪,惟不直伸。《礼记·王制》:“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孔颖达 疏:“其受君命之时,理须再拜,不堪为劳,一坐於地,而首再至於地。”⒉指全部在座的人。《史记·孝武本纪》:“少君 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 武安侯 饮,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 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师道 再拜,少选輒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寇莱公 在中书,与同列戏云:‘
    • 2.
      三刀释义:《晋书·王濬传》:“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果迁 濬 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唐 杨炯《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駟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唐 柳宗元《奉和周二十二丈》诗:“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明 何景明《送江华州》诗:“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沉砺《读书》诗:“但使心波清一勺,何庸梦境绕三刀。”
    • 3.
      三拜释义: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三拜稽首。”北周 宣帝 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 宣政 元年九月﹞詔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 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 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 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
    • 4.
      三辞释义:犹三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三辞,从命,曰:‘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昔 晋文 受册,三辞从命,是以 汉 末让表,以三为断。”
    • 5.
      下拜释义:《左传·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武,使 孔 赐伯舅胙。’齐侯 将下拜。”杨伯峻 注:“下拜者,降于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此为当时臣对君之礼。”后指跪下而拜。《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驩 结轡下拜。”唐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万方俱下拜,相与乐昇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王伯丹 见是先生来了,倒也知道敬重,亲自迎了出来,先行下拜。”
    • 6.
      主君释义:⒈对一国之主的称呼。《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 汤 之説乎?”《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乐羊 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唐 元结《元谟》:“或曰公知圣人之道。天子闻之,咨而问焉。公谢曰:‘臣生自山野……主君所问,臣安能知?请説所闻,惟主君听之。’”唐 李商隐《重有感》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⒉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周礼·秋官·司仪》:“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礼记·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之也。”孔颖达 疏:“来聘使者行聘之时礼有错误
    • 7.
      仲连释义:战国 时 齐 人 鲁仲连。喜为人排难解纷,高蹈不仕。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刘生 之辩,未若 田氏,今之 仲连,求之不难。”《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一》:“弘高 犒 晋 师,仲连 却 秦 军。”李善 注引《史记》:“鲁仲连,齐 人也。赵 孝成王 时,秦 使 白起 围 赵,魏王 使将军 新垣衍 説 赵,尊 秦昭王 为帝,仲连 责而归之。新垣衍 起,再拜请出,秦 将闻之,为却十五里。”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长卿 冠 华阳,仲连 擅海阴。”
    • 8.
      伏读释义: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卫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 清 俞正燮《<澳门纪略>跋》:“昔尝伏读 圣祖仁皇帝 康熙 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
    • 9.
      再拜释义:⒈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⒉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⒊赵王再拜曰。
    • 10.
      刀州释义:《晋书·王濬传》:“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濬 惊觉,意甚恶之。 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 刀州 为 益州 的别称。
    • 11.
      刀镊释义:亦作“刀籋”。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之一:“面颅百皱,不受刀籋。”宋 黄庭坚《陈留市隐并序》:“陈留 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餘,无室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宋 陈师道《陈留市隐者》诗:“《诗》《书》工发家,刀籋得养生。”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 彭渊材 ﹞见 狄梁公 像,眉目入鬢,又前再拜,赞曰:‘有 宋 进士 彭几 谨拜謁。’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刺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鬢之状。”
    • 12.
      勤辱释义:辛勤。《左传·成公九年》:“穆姜 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
    • 13.
      压纽释义:亦作“压钮”。谓覆压在璧纽上。语出《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楚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於羣望,而祈曰:‘请神择於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见於羣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 巴姬 密埋璧於大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康王 跨之,灵王 肘加焉,子干、子晳 皆远之,平王 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厌,同“压”。后因以“压纽”为作国君的预兆。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抚镜知其将刑,压纽显其膺録。”《魏书·阳固传》:“风吹鶂而 襄 坠兮,神压纽而 平 王。”
    • 14.
      受教释义:接受教诲。《战国策·魏策四》:“信陵君 曰:‘无忌 谨受教。’”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平原君 豁然而寤,起再拜受教。”郭沫若《断断集·答马伯乐教授》:“这是我虔诚地期待着受教的一个问题。”
    • 15.
      复书释义:答复来信;亦指回复的信。《孔丛子·杂训》:“子思 在 鲁,使以书如 衞 问 子上。子上 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復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以右正言 富弼 为回谢国信使,西上閤门使 符惟忠 副之,復书曰……”
    • 16.
      奉扬释义:颂扬;宣扬。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宋 司马光《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嫗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佈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明 宋濂《给事中安统除兵部尚书诰》:“非有奋厉之才,练达之知,不足以奉扬威武,毘赞机密者矣。”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十二章:“义军龚行天讨,奉扬大汉威灵。”
    • 17.
      孳伙释义:繁殖众多。 《新唐书·崔知温传》:“知温 表徙 河 北…… 浑、斛萨 至徙地,顾善水草,亦忘迁。后入朝,过州,谢曰:‘初徙且怨公,今地膏腴,众孳伙,更荷公恩。’皆再拜。”
    • 18.
      守道释义:⒈坚守某种道德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唐 岑参《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宋 王禹偁《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⒉防守之道。《墨子·备梯》:“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 19.
      宝图释义:⒈《初学记》卷三十引《春秋合诚图》:“黄帝 坐 玄扈 洛水 上,与大司马 容光 等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宋均 注:“玄扈,石室名。”又曰:“尧 坐舟中,与太尉 舜 临观,凤皇负图授 尧。图以赤为柙,长三尺,广八寸,黄玉捡,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五字。”后以“宝图”称象征天命的图箓。南朝 齐 谢朓《祀敬亭山春雨》诗:“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唐 褚亮《雩祀乐章·雍和》诗:“紺筵分彩,宝图吐绚。”⒉指《河图》。《宋史·乐志十三》:“丹凤仪金奏,黄龙负宝图。”参见“河图”。⒊皇位
    • 20.
      宫架释义:⒈古代宫廷中悬挂乐器的支架。《宋史·刘昺传》:“徽宗 ……令太学诸生习肄雅乐。閲试日,昺 与大司成 刘嗣明 奏,有鹤翔宫架之上。”⒉指宫廷音乐的一类。《宋史·礼志二》:“殿中监进大圭,帝执以入,宫架乐作。”宋 周密《武林旧事·庆寿册宝》:“鼓吹振作,礼仪使已下,皆导从,上乘輦从至 德寿宫,俟太上升御座,宫架乐作,皇帝北向再拜,奏起居,致词。”《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九成宫 ﹞中央曰帝鼐,其色黄,祭以土王日,为大祠,币用黄,乐用宫架。”参见“宫县”。
再拜是什么意思 再拜读音 怎么读 再拜,拼音是zài bài,再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再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