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流火 流火的意思
liúhuǒ

流火

简体流火
繁体
拼音liú huǒ
注音ㄌㄧㄡˊ ㄏ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ú,(1) 液体移动。【组词】: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例句】: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 传播。【组词】: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组词】: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 像水流的东西。【组词】:气流。暖流。电流。(6) 向坏的方面转变。【组词】:流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组词】:流放。流配。(8) 品类,等级。【组词】:流辈。流派。(9) 指不正派。【组词】:二流子。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基本含义

指火焰像流水一样燃烧,形容火势猛烈、迅猛。

流火的意思

流火 [liú huǒ]

1. 丝虫病。

[ filariasis; ]

2. 丹毒。

[ erysipelas on the leg; ]

流火 引证解释

⒈ 火指大火星(即心宿)。夏历五月的黄昏,火星在中天,七月的黄昏,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后多借指农历七月暑渐退而秋将至之时。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孔颖达 疏:“於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
晋 潘岳 《秋兴赋》:“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
唐 刘言史 《立秋》诗:“兹晨戒流火,商飈早已惊。”
清 周亮工 《同张林宗先生秋郊坐月》诗:“流火初惊序,閒园报早秋。”

⒉ 相传 周武王 伐 纣,渡 孟津,有白鱼入王舟,有火覆盖 武王 帷幕,变为赤乌飞去。见《史记·周本纪》。后用“流火”指为王朝勃兴之典。

《南齐书·祥瑞志》:“夫流火赤雀,实纪 周 祚,雕云素灵,发祥 汉 氏, 光武 中兴,皇符为盛, 魏 膺 当涂 之讖, 晋 有石瑞之文,史笔所详,亦唯旧矣。”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皇帝即位礼毕贺表》:“周王 谢流火之符,《鲁史》愧书云之典,食毛含齿,欢抃无穷。”
《宋史·礼志十一》:“昔者流火开祥, 周发 荐 文王 之号;黄星应运, 曹丕 扬 魏祖 之功。”

⒊ 丹毒的俗称。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总括》“风胜行痹痛”注:“其风邪胜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歷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
阿英 《敌后日记·一九四二年八月五日》:“晨 厚康 来告, 毅儿 ‘流火’又发。”


国语词典

流火 [liú huǒ]

⒈ 流,星宿西沉。流火指心星。语出后借指农历七月。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⒉ 中医上指发生于小腿部分的丹毒,多因湿火下流而引起。

⒊ 风痹的别名。参见「风痹」条。


流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之日释义:犹言一月之日。一月指 夏 历十一月, 周 历正月,亦即农历十一月。《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毛 传:“一之日,十之餘也;一之日, 周 正月也。” 孔颖达 疏:“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唐 罗隐 《谗书·吴宫遗事》:“﹝ 夫差 ﹞復筑臺於 姑苏 之左……一之日,视之以 伍员 。”
    • 2.
      七月流火释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 3.
      三体释义:⒈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⒉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⒊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清 金埴《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白,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⒋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
    • 4.
      丝虫病释义:有的地区叫象皮病、粗腿病、流火。 由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结引起的寄生虫病。由蚊子叮咬传染。主要症状是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乳糜尿、腿脚粗肿、阴囊肿大、皮肤粗糙等。
    • 5.
      余景释义:⒈残留的光辉。 《文选·潘岳<秋兴赋>》:“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餘景。” 李周翰 注:“流火,心星也。秋,心星西下将没,故有餘景也。”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歌响未终,餘景就毕。” 唐 陆贽 《月临钟湖赋》:“临远峯而欲落,沉餘景而犹满。”⒉馀日;残生。 宋 沉辽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诗:“餘景避世讙,栖迟在丘壑。”
    • 6.
      宝铃释义:⒈寺庙中悬挂的铃。 ⒉道教称泥丸宫太一真君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
    • 7.
      授衣释义:⒈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唐 羊士谔《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宋 陆游《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⒉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九月
    • 8.
      溜火释义:中医学病名。即丹毒。也称流火。
    • 9.
      火旻释义:秋天;秋日的天空。《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李善 注:“火,大火也。《毛诗》曰:‘七月流火。’《尔雅》曰:‘秋为旻天。’”唐 刘禹锡《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清 顾炎武《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落日照 金陵,火旻生秋凉。”
    • 10.
      火流释义:⒈形容酷热。⒉犹流火。指大火星西流。
    • 11.
      火逝释义:犹流火。 指旧历七月。
    • 12.
      电笑释义:《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 中有大石室,东王公 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张华 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上不雨而有电光,是为天笑也。”后即以“电笑”借指赌博。
    • 13.
      笑电释义:《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 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 ”张华 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后遂以“笑电”指闪电。亦为闪电不雨之典。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见寄》诗:“其如玉女正投壶,笑电霏霏作天喜。”宋 杨亿《无题》诗之一:“纔断謌云成梦雨,陡回笑电作嗔霆。”清 黄遵宪《天津纪乱》诗之四:“噫风倾海市,笑电掉雷车。”
    • 14.
      证品释义:谓修炼悟道而登神仙流品。前蜀 杜光庭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胤明真斋词》:“度南丹流火之庭,昇上境洞阳之府。参玄证品,悟道登真。”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词》:“九玄七祖,证品仙庭。”
    • 15.
      豳公释义:⒈指周的祖先公刘。因其曾率周人迁徙豳地定居,故称。⒉《诗·豳风》有《七月》篇,首句云:“七月流火。”因代指七月。

流火(liu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流火是什么意思 流火读音 怎么读 流火,拼音是liú huǒ,流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流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