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魅 [chī mèi]
1. 亦作“螭鬽”。
3. 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种坏人。螭,通“魑”。
螭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螭鬽”。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种坏人。螭,通“魑”。
引《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 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杜预 注:“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陆德明 释文:“魅,亡备切。 《説文》作‘鬽’,云:‘老精物也。鬽,或从未。’”
杨伯峻 注:“螭魅,古人幻想中之怪物能为人害者。”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二:“寿堂延螭魅,虚无自相宾。”
章炳麟 《狱中闻沉禹希见杀》诗:“螭鬽羞争焰,文章总断魂。”
国语词典
螭魅 [chī mèi]
⒈ 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人面兽身四足,为山川木石之精气蕴积化育而成。也作「魑魅」。
引《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寿堂延螭魅,虚无自相宾。」
螭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凶族释义:原指与 尧 舜 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汉 徐干《中论·智行》:“若非 尧,则裔土多凶族,兆民长愁苦矣。”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在 周 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北齐书·幼主纪论》:“武平 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
- 2.
四裔释义:⒈指 幽州、崇山、三危、羽山 四个边远地区。因在四方边裔,故称。语出《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放 驩兜 于 崇山,窜 三苗 于 三危,殛 鯀 于 羽山。”按,孔 传,幽州,北裔;崇山,南裔;三危,西裔;羽山,东裔。《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⒉指四方边远之地。汉 班固《西都赋》:“原野萧条,目极四裔。”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若夫 中华 四裔,驰名猎取者,皆 饶郡 浮梁、景德镇 之产也。”⒊指四方边远地带的人。《
- 3.
天休释义:⒈天赐福佑。《书·汤诰》:“凡我造邦,无以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杜预 注:“民无灾害,则上下和而受天祐。”宋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上俯从人欲,上答天休。”明 方孝孺《双桂轩铭》:“尔衍尔昭,尔公尔侯,復膺天休。”⒉指天子的恩庥。唐 元稹《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诰身状》:“恩光灼燿,捧戴兢惶,对扬天休,无任战越。”
- 4.
禹鼎释义:⒈传说 夏禹 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毁皇姑寺》:“观 世宗 屡諭,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 禹 鼎 秦 镜。”清 赵翼《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己如 禹 鼎铸魅魑。”清 何世麟《感赋》诗:“越 裳依旧防 倭 寇,禹 鼎何时铸 汉 奸。”⒉即九鼎。传说 禹 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
- 5.
离鬽释义: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章炳麟《訄书·订文》:“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 6.
罔两释义:⒈亦作“罔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杜预 注:“罔两,水神。”《史记·孔子世家》:“丘 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閬。”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孌彼 洛 神,既非罔两;惟此水师,亦非魑魅。”⒉喻凶恶的坏人。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腌臢打脊,罔两当直,着得随它去,路上偷饭喫。”刘半农《拟儿歌·铁匠镗镗》:“锄头打出种田地,刀枪打出杀罔两。”⒊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
- 7.
螭鬽魍魉释义:见“螭魅罔兩”。
- 8.
螭鬽释义:见“螭魅”。
- 9.
螭魅罔两释义:亦作“螭魅魍魎”。 亦作“螭鬽魍魎”。传说中川泽山林的妖怪。后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螭,通“魑”。《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杜预 注:“螭,山神,獸形。魅,怪物。罔兩,水神。”陆德明 释文:“魅,亡備切;本又作鬽。”汉 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魎,莫能逢旃。”清 黄宗羲《七怪》:“王孫滿 之螭魅罔兩,莫能逢之,言川澤山林也。”
- 10.
螭魅魍魉释义:见“螭魅罔兩”。
- 11.
螭魅释义:亦作“螭鬽”。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种坏人。螭,通“魑”。《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 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杜预 注:“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陆德明 释文:“魅,亡备切。《説文》作‘鬽’,云:‘老精物也。鬽,或从未。’”杨伯峻 注:“螭魅,古人幻想中之怪物能为人害者。”晋 陆机《挽歌诗》之二:“寿堂延螭魅,虚无自相宾。”章炳麟《狱中闻沉禹希见杀》诗:“螭鬽羞争焰,文章总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