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岁 [chú suì]
1. 岁除,除夕。
除岁 引证解释
⒈ 岁除,除夕。
引清 方文 《立春日郊行》诗:“客里才除岁,愁边又立春。”
除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升列释义:谓提升职位。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
- 2.
天灯释义:⒈旧时新年前后,民间有在高处悬挂灯盏之俗,此灯彻夜通明,谓之“天灯”。明 杨慎《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墙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祀灶》:“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竿,悬掛天灯。”孙犁《白洋淀纪事·天灯》:“今年正月……却看见东头立起一个天灯,真是高与天齐,闪亮的灯光同新月和星斗争辉。”⒉旧时寺庙、商店门前常年悬挂的灯盏。宋 范成大《东林寺》诗:“山头一任天灯现,箇事何曾落见闻。”艾芜《荣归》:“他们最后分手时,已望得见山洼口上关帝庙前的天灯了。”许地山《女儿心
- 3.
岁火释义:地方风俗。吴 中习俗,除夕每家在门口烧柴满盆以取暖,叫岁火。明 杨慎《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墻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清 杜岕《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 4.
忌嫉释义:亦作“忌疾”。妒忌,猜忌。《后汉书·李固传》:“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 梁冀 猜专,每相忌疾。”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人皆喜闻,若己与有,无忌嫉者。”宋 曾巩《辞中书舍人状》:“臣浅薄闇瞀,学朽材下,误蒙陛下知之於摈排忌疾之中,收之於弃捐流落之地。”清 侯方域《朋党论下》:“同志益相为引重,则异己益相为忌嫉。故党祸之在下者常更烈於在上。”端木蕻良《浑河的急流》:“丛老爷儿 一看他檐前梁上都挂着精美的狐皮,不由的滋出一片强烈的忌嫉。”
- 5.
恩贡释义:明 清 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称为“恩贡”。《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廕监,捐资曰例监。同一贡监也,有岁贡,有选贡,有恩贡,有纳贡……恩贡者,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詔书,以当贡者充之。”《清会典·礼部·学校》:“凡生员食餼久者,各以其岁之额而贡于太学,曰岁贡。有恩詔则加贡焉,曰恩贡。”
- 6.
真刑释义:正式判刑。《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二年》:“请除岁合度人外,非时更不度人,仍令自今毋得收曾犯真刑及文身者係籍。”
- 7.
陪属释义:⒈僚属。《国语·楚语下》:“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官有十丑,为亿丑。”韦昭 注:“臣之臣为陪属。谓有僚属转陪贰相佐助。”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公由陪属升列,年除岁迁,以至公宰。”唐 李夷简《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宪省忝陪属,岷 峨 嗣徽猷。”⒉附属。章炳麟《辨诗》:“后世既以题名为异,《九歌》独在《屈赋》,为之陪属,此又以大为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