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组词】:心包。心律。心衰。心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组词】:心腹。中心。(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组词】: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例心地善良。
英[ intention; ]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例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英[ mind; ]
3. 心情,心境。
例心地轻松。
英[ mood; ]
4. 心胸、气量。
例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英[ breath of mind; ]
⒈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
引语本《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坛经·疑问品》:“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七:“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唐 王缙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开心地如毛头,扫意尘於色界。”
⒉ 宋 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
引《朱子语类》卷六七:“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
明 高攀龙 《语》:“然人之心地不明,如何察得人心术?”
⒊ 居心,用心。
引明 叶盛 《水东日记·陈古庵经纪梁氏》:“朋游中,惟邻居同年 陈汝同 心地好,且有家法,孤子女可托也。”
梁启超 《上粤督李傅相书》:“故倡民权之人,其心地最纯洁。”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是个少爷,你心地混帐!”
⒋ 器量,胸襟。
引《水浒传》第十七回:“王伦 那廝,心地褊窄,安不得人。”
《红楼梦》第五八回:“也有心地狭窄犹怀旧怨的。”
⒌ 心情,心境。
引唐 司空图 《偶诗》之五:“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元诗纪事》卷十引 元 黄肖翁 《题水村图》诗:“幽人心地本翛然,此境相諳七十年。”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打定主意之后,心地倒十分轻松了。”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四:“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否认一个年青女子的心地是和一个中年男子是不相同的。”
⒈ 心境、心态。
引《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八·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道后来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
近心性 心肠
⒉ 头脑。
引《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看龙令为人虽然科甲出身,心地到还明白,决不至此。」
1.他低首下心地看着上司的脸色办事。
2.一个心地坦荡人人决不会对别人的意见听而不闻。
3.他苦口婆心地劝解终使他幡然悔悟,及时回头。
4.为了摸清情况,他们耐心地、细致地挨门逐户去调查访问。
5.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踏上现代化建设的征途。
6.多亏他煞费苦心地四处奔走,这次的工作才能顺利完成。
7.在这篇作文中他独具匠心地采用了白描手法。
8.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
9.为确保这次运动会万无一失,工作人员把整个运动场又精心地检查了一遍。
10.爸爸已经苦口婆心地劝过他好多次,可是他依然故我,不知悔改。
11.纽约,作为后起之秀,想要赶超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
12.每个人都热心地提供意见,反而把他弄得左顾右盼,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13.家里平安无事,你就放心地回部队吧!
14.我们做一件工作,应当专心地去干,不要心猿意马。
15.这个坏消息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伤心地哭了,从没有这种愁肠寸断的感觉。
16.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地布置了假现场,妄图逍遥法外。
17.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18.他耐心地侦察了好多个星期,使出浑身解数去搜求事实。
19.我满怀信心地参加比赛。
20.他满怀信心地对我说,这次商品出口任务一定能够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