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阶官 阶官的意思
jiēguān

阶官

简体阶官
繁体階官
拼音jiē guān
注音ㄐㄧㄝ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1) 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的道。【例句】:阶除(台阶)。阶墀(台阶)。阶级。阶下囚。台阶。(2) 等级,层次。【组词】:阶层。官阶。军阶。音阶。(3) 凭借。【例句】:阶缘(凭借,依附)。(4) 由来。【组词】:阶祸。(5) 途径。【组词】:阶段。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等级或职位。

阶官的意思

阶官 [jiē guān]

1. 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以别于职事官而言。例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之类。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

阶官 引证解释

⒈ 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以别于职事官而言。例如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之类。只用于封赠,并非实官。

《朱子语类》卷一一二:“后世官职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为阶官贴职之类,不復有师保之任,论道经邦之责矣。”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阶官分左右》:“按 元祐 阶官分左右,自承务郎以上,则选人无左右之分也。”


阶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寄禄官释义:官阶名。宋 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元丰 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为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以禄令为准。如 苏轼 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 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 惠州,知 湖州、惠州 为职事,而员外郎、朝奉郎为其寄禄。宋 陆游《尚书王公墓志铭》:“寄禄官,自承事郎积迁至正奉大夫。”元 黄溍《日损斋笔记
    • 2.
      崇班释义:⒈犹高位。 ⒉官名。即内殿崇班,宋代武臣阶官。
    • 3.
      弘奬释义:大力劝勉、奖励。 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弘奬之路,斯既然矣。”《旧唐书·韩愈传》:“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奬仁义为事。”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朕惟昭明大节,实开王化之源;弘奬名流,式畅玄风之旨。”清 钱谦益《思仁先赠承德郎兼按察司佥事制》:“是用赠具阶官,用以昭明其世德,且可弘奬夫风流。”
    • 4.
      朝散释义:朝散大夫的省称。隋 时设置的散官名。唐 宋 时文阶官之制,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元 朝时升至从四品下,明 时废除。唐 白居易《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明 汤显祖《牡丹亭·言怀》:“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续资治通鉴·宋太祖端拱元年》:“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散阶。”参阅《通典·职官三四》。
    • 5.
      横列释义:⒈横班。宋 武臣阶官。指有官员等级而无实际职掌的武臣。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昨恭依睿筭,与 金 人决战於 陈 潁 之间。云 随行迎敌,虽有薄効,殊未曾立到大功,遽超横列,仍领郡防,赏典过优,义不遑处。”⒉横行排列。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太清神鉴后》:“年上横列第七位盗贼,发恶色者,即是贼。”

阶官(jie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阶官是什么意思 阶官读音 怎么读 阶官,拼音是jiē guān,阶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阶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