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常 [jū cháng]
1. 遵常例,守常道。
3. 平时;经常。
居常 引证解释
⒈ 遵常例,守常道。
引《左传·昭公十三年》:“芈 姓有乱,必季实立, 楚 之常也。获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
《文选·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吕向 注:“居常道以待终天年。”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
⒉ 平时;经常。
引《史记·淮阴侯列传》:“信 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后汉书·崔瑗传》:“瑗 爱士,好宾客,盛情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餘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宋 陈造 《即事》诗:“海声不为无风静,山色居常带雾昏。”
明 唐顺之 《祭有怀府君文》:“居常不能承顺颜色,临病不能尽心医药。”
清 钮琇 《觚賸·萃仙丸》:“上问:‘居常用何药饵?’”
国语词典
居常 [jū cháng]
⒈ 平常、日常。
引《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居常疏食菜羹而已。」
居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食释义:⒈进食之中。 《国语·晋语九》:“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中食而自咎也,曰:岂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叹。”三国 魏 钟会《生母张夫人传》:“﹝ 孙氏 ﹞愈更嫉妬,乃置药食中,夫人中食,觉而吐之。”⒉指佛教徒于中午进斋食。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忽见一寺,门宇炳焕,遂求中食。”《释氏要览·中食》引《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中,故言中食。”⒊普通饮食。《宋史·孝义传·郭琮》:“凡母之所欲,必亲奉之。居常不过中食,絶饮酒茹荤者三十年,以
- 2.
亵裘释义:家居常穿的皮衣。
- 3.
俭居释义:指俭朴的居常生活。
- 4.
关知释义:告知。《北齐书·高乾传》:“ 乾 虽求退,不谓便见从许。既去内侍,朝廷罕所关知,居常怏怏。”
- 5.
周用释义:⒈适用。 晋 左思《魏都赋》:“器周用而长务,物背窳而就攻。”⒉足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居常无水,及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则已。”《南史·隐逸传上·刘凝之》:“夫妻共乘蒲笨车,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輒以施人。”
- 6.
宴好释义:⒈古代指设宴招待并馈赠礼物。《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晋侯 见 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杨伯峻 注:“‘厚其宴好’即 襄 二十九年《传》之‘加燕好’。燕谓燕礼,好谓好货。燕同宴。”《国语·周语下》:“宴好享赐,不踰其上,让也。”韦昭 注:“宴好,所以通情结好也。”⒉泛指宴饮聚会。明 唐顺之《杨孺人旌节碑铭》:“居常,内外女婣宴好,絶不往来。曰:‘我,孀也,宜然。’”
- 7.
将命释义:⒈奉命。《仪礼·聘礼》:“将命于朝。”郑玄 注:“将,犹奉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凡使人以和为贵,勿迭相矜夸,见於辞色,失将命之体也。”胡三省 注:“奉命而行,谓之将命。”⒉传命。《论语·宪问》:“童子将命。”朱熹 集注:“将命,谓传宾主之言。”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光 居常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 8.
居常虑变释义:居常:平时。平安无事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故。
- 9.
居平释义:犹居常。
- 10.
年期释义:⒈年纪的期限,寿限。 《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託世飘迅而不再。”⒉规定的年限。明 李东阳《明故翰林院编修谢公墓志铭》:“近制非满十载者不得告,居常鬱鬱,至夜不能寐。今以年期且及,方具疏,未上,而 文林公 之讣至矣。”
- 11.
待终释义:等待寿终。 《列子·天瑞》:“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哉。”《文选·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吕向 注:“居常道以待终天年。”《梁书·何敬容传》:“谢郁 致书戒之曰:‘……君侯宜杜门念失,无有所通,筑茅茨於 钟阜,聊优游以卒岁,见可怜之意,著待终之情。’”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居陋自开新学派,待终犹保旧衣冠。”
- 12.
悚慄释义:亦作“悚栗”。恐惧战慄。汉 应瑒《慜骥赋》:“惧僕夫之严策兮,载悚慄而奔驰。”《旧唐书·徐有功传》:“则天 厉色詰之,左右莫不悚慄,有功 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宋 苏舜钦《杜公谢官表》:“居常悚栗,日俟窜投,而陛下收臣於贱朽之中,拔臣於毁谤之内。”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七:“即使面对更深更大的丑恶,我将更不感到悚慄了。”
- 13.
易与释义:⒈容易对付。含有轻蔑之意。《史记·项羽本纪》:“汉 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英格 自是知 辽 兵之易与矣。”明 胡应麟《诗薮续编·国朝上》:“不然,即万言易与耳。”⒉容易相处。明 文徵明《铁柯记》:“君居常若易与,而廉稜整整弗少弛。”清 钮琇《觚賸续编·醉隐记》:“耕夫牧子,有招輒往,往輒尽醉,而人亦乐公之易与。”
- 14.
期期释义:⒈口吃结巴貌。 《史记·张丞相列传》:“昌 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张守节 正义:“昌 以口吃,每语故重言期期也。”明 刘元卿《贤奕编·应谐》:“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摄妹亦期期言曰:‘父属汝勿言,胡又言耶!’”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章佖》:“章 再三期期之,犹讹两字。”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七:“好像受了猝不及防的一击,孙宏荫 一怔,期期地半晌说不出话。”⒉真挚恳切貌。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桂舟公 古学古貌,与世少可,居常
- 15.
直掇释义:⒈亦作“直裰”。 亦作“直敪”。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晋 处士 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⒉指僧袍。《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一箇直敠。’”元 无
- 16.
瞻慕释义:犹仰慕。晋 陆云《与戴季甫书》:“中间旷年,瞻慕敬想。”南朝 梁 沉约《内典序》:“权迹四门,既非悟道之始;假灭双树,寧有薪尽之穷。而天人瞻慕,髣髴兴情。”明 李东阳《大师英国公张公寿七十诗》序:“居常应事,不动声色;而冠冕百辟,为三军所倚属,四方所传诵,中外所瞻慕。”清 朱仕琇《上原任福建督学吴公启》:“道路悠远,瞻慕空切。伏愿养志颐神,俾门下士永有所倚赖。”
- 17.
绛云释义:⒈红色的云。 传说天帝所居常有红云拥之。⒉楼名。
- 18.
脯脩释义:⒈干肉。《礼记·曲礼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孔颖达 疏:“脩亦脯也。”宋 陆游《鸱鸦》诗:“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絶,而己不宿饱。”⒉犹修脯。泛指学费。清 吴定《重建古紫阳书院记》:“復约绅士请于所司,于盐荚之例应动支者,岁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两,为多士久长脯脩之费。”参见“脩脯”。
- 19.
词雅释义:言词雅正。宋 范仲淹《与李宗易向约堪任清要状》:“﹝ 李宗易 ﹞ 天禧 三年进士第九人及第,素负词雅,居常清慎,有静理之才,无躁进之跡。”
- 20.
贱婢释义:⒈对婢妾、娼优等女子的贬称。《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一应官司门户等事,你自教贱婢支持,莫再来缠我。”明 汪廷讷《种玉记·绦探》:“可惜他厕身贱婢,溷跡女奴。”清 叶梦珠《阅世编·内装》:“市井之妇,居常无不服罗綺,娼优贱婢以为常服。”⒉用为对女人的詈词。《西游记》第六十回:“那女子一听 铁扇公主 请 牛魔王 之言,心中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駡道:‘这贱婢,着实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