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急事 急事的意思
shì

急事

简体急事
繁体
拼音jí shì
注音ㄐㄧ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í,(1) 焦燥。【组词】:急燥。着急。焦急。(2) 气恼,发怒。【组词】:急眼。(3) 使着急。【例句】:这件事真急人。(4) 匆促。【组词】: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组词】: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6) 迫切,要紧。【组词】:急切。急诊。急事。(7) 严重。【组词】:告急。(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组词】:急人之难。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紧急的事情,需要立即处理的事务。

急事的意思

急事 [jí shì]

1. 紧急的事情。

[emergency;]


国语词典

急事 [jí shì]

⒈ 紧急而须立即处理的事情。

《儒林外史》第五回:「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挐出来用的」

如:「看他低著头匆匆从身边走过,似乎有急事在身。」


急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急计生释义:急事临头,能想出办法来。
    • 2.
      奉陪释义:敬辞,陪伴;陪同做某事:恕不奉陪。我还有点急事,不能奉陪了。
    • 3.
      应急动员释义:说明对紧急事件采取一些措施的活动。
    • 4.
      急脉缓受释义: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同“急脉缓灸”。
    • 5.
      急脉缓灸释义: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
    • 6.
      旁观者效应释义:社会心理学名词。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产生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
    • 7.
      私急释义:个人的急事。
    • 8.
      紧事释义:急事。
    • 9.
      节次释义:⒈逐次;逐一。宋 朱熹《劝农文》之一:“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属,亦须节次芟削,取令净尽,免得分耗土力。”《水浒传》第四一回:“五起人马登程,节次进发,只隔二十里而行。”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比年以来,因国家经费尚充,遂将各省地丁额赋,及旧欠钱节次蠲免。”⒉程序;次序。《朱子语类》卷一二八:“今枢密要发兵,须用去御前画旨,下殿前司,然后可发。若有紧急事变,何如待得许多节次?”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章》:“《中庸》第一章既彻底铺排,到第二章以后,却又放开,从容广説,乃有德之言涵泳宽和处,亦成一
    • 10.
      题本释义:明 清 时的一种奏章。 明 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 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 满 汉 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光绪 二十八年(公元1902),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明 沉德符《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收本之处,在内则曰会极门,在外则为通政司。”《儿女英雄传》第四
    • 11.
      飞章释义:⒈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⒉迅急上奏章。

急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事急计生释义:急事临头,能想出办法来。
    • 2.
      奉陪释义:敬辞,陪伴;陪同做某事:恕不奉陪。我还有点急事,不能奉陪了。
    • 3.
      应急动员释义:说明对紧急事件采取一些措施的活动。
    • 4.
      急脉缓受释义: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同“急脉缓灸”。
    • 5.
      急脉缓灸释义: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
    • 6.
      旁观者效应释义:社会心理学名词。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产生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
    • 7.
      私急释义:个人的急事。
    • 8.
      紧事释义:急事。
    • 9.
      节次释义:⒈逐次;逐一。宋 朱熹《劝农文》之一:“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属,亦须节次芟削,取令净尽,免得分耗土力。”《水浒传》第四一回:“五起人马登程,节次进发,只隔二十里而行。”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比年以来,因国家经费尚充,遂将各省地丁额赋,及旧欠钱节次蠲免。”⒉程序;次序。《朱子语类》卷一二八:“今枢密要发兵,须用去御前画旨,下殿前司,然后可发。若有紧急事变,何如待得许多节次?”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章》:“《中庸》第一章既彻底铺排,到第二章以后,却又放开,从容广説,乃有德之言涵泳宽和处,亦成一
    • 10.
      题本释义:明 清 时的一种奏章。 明 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 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 满 汉 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光绪 二十八年(公元1902),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明 沉德符《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收本之处,在内则曰会极门,在外则为通政司。”《儿女英雄传》第四
    • 11.
      飞章释义:⒈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⒉迅急上奏章。

急事造句

1.对不起,我有点儿急事,不能奉陪了。

2.这是件大事,也是件急事,时不我待,咱们这就收拾东西走人。

3.我总是欢欢喜喜地盼望着发生新的紧急事故。

4.因为有急事,我推却了他的盛情邀请。

5.白宫中有一个完善的军事辅助和特别电话线路系统,严阵以待,为紧急事件做好准备。

6.我本该昨天到的,只因有急事耽误了。

7.有危难急事,找消防战士。

8.他行色匆匆,像有什么急事,很快地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当然,他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9.因为有急事,在开会时他就溜之大吉了。

10.如此紧急事件遇到他这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性格的人,就令人更心急了。

急事(j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急事是什么意思 急事读音 怎么读 急事,拼音是jí shì,急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急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