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轻信 轻信的意思
qīngxìn

轻信

简体轻信
繁体輕信
拼音qīng xìn
注音ㄑㄧㄥ ㄒ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g,(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组词】:轻重。轻型。轻便(biàn )。轻于鸿毛。轻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2) 程度浅,数量少。【组词】:年轻。工作轻。(3) 用力小。【组词】:轻放。轻声。轻闲。轻描淡写。(4) 负载少,装备简省。【组词】:轻装。轻骑。轻锐(轻装的精锐部队)。(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组词】:轻视。轻蔑。轻生。(6) 随便,不庄重。【例句】:轻率(shuài)。轻佻。轻浮。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基本含义

过于轻易相信他人,缺乏谨慎

轻信的意思

轻信 [qīng xìn]

1. 轻率地相信。

要重证据,不能轻信口供。

[readily believe;]

轻信 引证解释

⒈ 轻易相信。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子由 讥 司马迁 作《史记》,浅近而不学,疎略而轻信。”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小可每还疑心,不敢轻信。”
茅盾 《子夜》十:“华商证券交易所投机的人们就是谣言的轻信者,同时也是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国语词典

轻信 [qīng xìn]

⒈ 轻易相信。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今明公轻信裴渥游说,独取美官而罢,使部下五千余众,何所归向。」

怀疑


轻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相信释义: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我相信他们的试验一定会成功。
    • 2.
      确信释义:⒈确实地相信;坚信:我们确信这一崇高理想一定能实现。⒉确实的信息:不管事成与否,请尽速给个确信儿。
    • 3.
      笃信释义:忠实地信仰:笃信佛教。

轻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怀疑释义:⒈疑惑;不很相信:他的话叫人怀疑。对于这个结论谁也没有怀疑。⒉猜测:我怀疑他今天来不了。

轻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任凭释义:⒈听凭:去还是不去,任凭你自己。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⒉无论;不管:任凭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⒊即使:任凭他说得再好,我们也不能轻信。
    • 2.
      传言释义:⒈辗转流传的话:不要轻信传言。⒉传话:传言送语。
    • 3.
      传闻释义:⒈辗转听到:传闻不如亲见。 传闻他已出国。⒉辗转流传的事情:传闻失实。不要轻信传闻。
    • 4.
      六耳不同谋释义: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 5.
      十里无真言释义:是说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
    • 6.
      悔咎释义:⒈过错;祸殃。《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宋 曾巩《与王深甫书》:“顾初至时遇在势者横逆,又议法数不合,常恐不免於构陷……今在势者已更,幸自免於悔咎。”⒉追悔前非。宋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軾 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为。”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朱晦翁 晚年深自悔咎,轻信其子 张拭 家稿,遽草行状,以致天下不言。”清 钮琇《觚賸续编·李生孝友》:“父深自悔咎,垂泪而瞑。”
    • 7.
      洗民释义:谓杀尽百姓。 《清史稿·世祖纪一》:“乃邇年不轨之徒,揑作洗民讹言。小民无知轻信,惶惑逃散,作乱者往往而有。”
    • 8.
      疏舛释义:亦作“疎舛”。 粗略紊乱;疏漏错乱。《晋书·舆服志》:“自 晋 过 江,礼仪疏舛,王公以下,车服卑杂。”《宋书·律历志下》:“古历疏舛,颇不精密,羣氏纠纷,莫审其要。”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李心传,蜀 人,去天万里,轻信记载,疎舛固宜。”《清史稿·食货志一》:“所有各省本年应进民册,均展至明年年底。倘再疏舛,定当予以处分。”
    • 9.
      眼见为实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
    • 1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
    • 11.
      耳朵软释义:形容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她耳朵软,听人家一说就信以为真了。
    • 12.
      耳软释义:容易被别人的话说动,轻信。
    • 13.
      耳软心活释义:耳朵软,心眼儿活,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
    • 14.
      耳食释义:指不加审察,轻信 传闻。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15.
      耳食不化释义: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
    • 16.
      耳食之谈释义: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 17.
      耳食目论释义: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 18.
      讹传释义:错误的传说:纯系讹传,切勿轻信。
    • 19.
      诮石释义:楚 人 卞和 得玉璞,先后献之 厉王、武王,二王均轻信玉人之言,将“宝玉而题之以石”,以 和 为诳,而刖其双足。及 文王 即位,和 又抱璞哭于 楚山 下,王闻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玉,名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遂用作典故,以“誚石”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
    • 20.
      谣言释义: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散布谣言。不要轻信谣言。

轻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任凭释义:⒈听凭:去还是不去,任凭你自己。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⒉无论;不管:任凭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⒊即使:任凭他说得再好,我们也不能轻信。
    • 2.
      传言释义:⒈辗转流传的话:不要轻信传言。⒉传话:传言送语。
    • 3.
      传闻释义:⒈辗转听到:传闻不如亲见。 传闻他已出国。⒉辗转流传的事情:传闻失实。不要轻信传闻。
    • 4.
      六耳不同谋释义: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 5.
      十里无真言释义:是说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
    • 6.
      悔咎释义:⒈过错;祸殃。《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宋 曾巩《与王深甫书》:“顾初至时遇在势者横逆,又议法数不合,常恐不免於构陷……今在势者已更,幸自免於悔咎。”⒉追悔前非。宋 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軾 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为。”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朱晦翁 晚年深自悔咎,轻信其子 张拭 家稿,遽草行状,以致天下不言。”清 钮琇《觚賸续编·李生孝友》:“父深自悔咎,垂泪而瞑。”
    • 7.
      洗民释义:谓杀尽百姓。 《清史稿·世祖纪一》:“乃邇年不轨之徒,揑作洗民讹言。小民无知轻信,惶惑逃散,作乱者往往而有。”
    • 8.
      疏舛释义:亦作“疎舛”。 粗略紊乱;疏漏错乱。《晋书·舆服志》:“自 晋 过 江,礼仪疏舛,王公以下,车服卑杂。”《宋书·律历志下》:“古历疏舛,颇不精密,羣氏纠纷,莫审其要。”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李心传,蜀 人,去天万里,轻信记载,疎舛固宜。”《清史稿·食货志一》:“所有各省本年应进民册,均展至明年年底。倘再疏舛,定当予以处分。”
    • 9.
      眼见为实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
    • 1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
    • 11.
      耳朵软释义:形容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她耳朵软,听人家一说就信以为真了。
    • 12.
      耳软释义:容易被别人的话说动,轻信。
    • 13.
      耳软心活释义:耳朵软,心眼儿活,指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
    • 14.
      耳食释义:指不加审察,轻信 传闻。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15.
      耳食不化释义: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
    • 16.
      耳食之谈释义: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 17.
      耳食目论释义: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 18.
      讹传释义:错误的传说:纯系讹传,切勿轻信。
    • 19.
      诮石释义:楚 人 卞和 得玉璞,先后献之 厉王、武王,二王均轻信玉人之言,将“宝玉而题之以石”,以 和 为诳,而刖其双足。及 文王 即位,和 又抱璞哭于 楚山 下,王闻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玉,名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遂用作典故,以“誚石”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
    • 20.
      谣言释义: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散布谣言。不要轻信谣言。

轻信造句

1.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领导一定不要轻信流言,否则就可能使好人受屈。

2.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

3.我们不能轻信他的话,他是在煽风点火,目的是鼓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闹事。

4.流言未可轻信,但空穴来风,关于她的那些传闻,怕还是事出有因吧?

5.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否则以讹传讹,影响就坏了。

6.他是信口开河胡诌的,可别轻信

7.这个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千万不能轻信

8.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着,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9.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着,要敢于坚持真理,抵触歪风。

10.这种飞短流长的话经常有,不可轻信

11.处理问题前,要进行全面调查,不要轻信某些人的片面之词。

12.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触歪风。

13.轻信别人的诺言,往往受骗上当。

14.他是信胡诌的,可别轻信

15.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住歪风。

16.王县长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从来不轻信那些汇报材料。

17.轻信易惑的道理很简单,人家就利用你的弱点来达到目的。

18.你千万不要轻信他的美好言词,他惯于恭维人。

19.这条消息不确切,不可轻信

20.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轻信(qing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轻信是什么意思 轻信读音 怎么读 轻信,拼音是qīng xìn,轻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轻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