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锅底 锅底的意思
guō

锅底

简体锅底
繁体鍋底
拼音guō dǐ
注音ㄍㄨㄛ ㄉ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ō,(1) 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组词】:饭锅。铁锅。砂锅。火锅。锅炉。锅饼。锅巴。锅烟子。(2) 形状像锅的东西。【组词】:烟袋锅。

dǐ de,(1) 最下面的部分。【组词】:底层。底座。底下(➊下面;➋以后)。海底。底肥。(2) 末了。【组词】:年底。月底。到底。(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组词】: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 图案的基层。【例句】:白底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组词】:底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1) 同“的”。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底部或最基础的部分。

锅底的意思

锅底 [guō dǐ]

1. 锅的底部与烟火直接接触的一面。颜色漆黑。

锅底 引证解释

⒈ 锅的底部与烟火直接接触的一面。颜色漆黑。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一回:“满天乌云,阴得如锅底一般。”


锅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嘎巴释义:⒈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嘎巴一声,棍子折(shé)成两截儿。 ⒉黏的东西干后附着在器物上: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
    • 2.
      太阳灶释义:把太阳能直接变为热能的炊事装置。常见的是由很多块平面反射材料构成一个抛物面,使阳光聚焦在锅底而产生大量热能。
    • 3.
      抽薪止沸释义: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 4.
      挟纩释义:⒈披着绵衣。 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晋 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明 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清 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⒉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 5.
      气锅释义:一种沙锅,中央有通到锅底而不伸出锅盖的管儿,烹调时在管儿周围放食物,连沙锅放在锅里蒸,水蒸气从管儿进入沙锅,食物蒸熟并得浓汁:气锅鸡。
    • 6.
      灶墨释义:锅底烟煤。
    • 7.
      竈墨释义:锅底烟煤。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皂隶》:“候鬼来时,以灶墨涂其面。”
    • 8.
      釜底抽薪释义: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9.
      釜底游鱼释义:在锅底游动的 鱼。 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10.
      釜脐墨释义: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 11.
      锅底皂释义:油脂易于皂化而预制的锅底皂。
    • 12.
      锅底钱释义:方言。按户出的钱。如:本村神庙唱戏,每家要出一元钱,谓之“锅底钱”,即凡有锅之家,均需出钱。
    • 13.
      锅灰释义:锅底的烟灰。
    • 14.
      锅烟释义:锅底上的烟灰。
    • 15.
      锅烟子释义:锅底上的烟子,可做黑色颜料。
    • 16.
      饢糟释义:⒈詈词。(如畜生般)吃糟糠。《西游记》第四六回:“﹝ 孙行者 ﹞站在油锅底道:‘饢糟的夯货!你駡那个哩!’”⒉詈词。指吃糟糠的畜生。《西游记》第八十回:“行者 道:‘似你这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饢糟,不识好歹。’”

锅底(guo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锅底是什么意思 锅底读音 怎么读 锅底,拼音是guō dǐ,锅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锅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