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时 六时的意思
liùshí

六时

简体六时
繁体六時
拼音liù shí
注音ㄌ一ㄡ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指时间的六个时刻,即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六时的意思

六时 [liù shí]

1. 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

2. 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4. 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昼夜分言,则谓“六时”。常以指白日。

六时 引证解释

⒈ 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

《逸周书·武纪》:“伐国有六时、五动、四顺。间其疏,薄其疑,推其危,扶其弱,乘其衰,暴其约,此谓六时。”

⒉ 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层砖墖,形相巍然,六时虔拜。”
吴兆宜 注:“《龙树十住论》:菩萨昼夜各有三时,於此六时礼拜十方诸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六时合成一日一夜,昼三夜三。”
唐 李商隐 《题白石莲华寄楚公》诗:“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三:“已悔六时违净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⒊ 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昼夜分言,则谓“六时”。常以指白日。

《南齐书·武帝纪》:“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百官停六时入临,朔望祖日可依旧。”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七宝楼晶光耀日,六时里频响洪鐘。”
清 周亮工 《须江延医》诗:“过岭人传多瘴癘,六时茗粥自兢兢。”


六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六时释义:十二时辰。旧时以地支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因用以谓一天到晚,整天整夜。明 无名氏《赠书记·假尼入寺》:“将来堕落知何地?因此上情愿焚修二六时。”清 吴伟业《同孙浣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鲁迅《华盖集·杂感》:“无论爱什么……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
    • 2.
      六时释义:⒈攻伐他国的六种时机。 ⒉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⒊古分一昼夜为十二时,昼夜分言,则谓“六时”。常以指白日。
    • 3.
      六时书释义:就是一天我要记录六次铭印的过程,叫“六时书“。
    • 4.
      关弓盘马释义:跨马盘旋,弯弓欲射。关,通“弯”。泛指习武游乐。清 曹寅《射雉词》:“少年十五十六时,关弓盘马百事隳。不解将身事明主,惟爱射雉南山陲。”
    • 5.
      番菜馆释义:西餐馆。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据十二月十六日的《北京晚报》说,则有些‘名流’即于十四日晚六时在那个撷英番菜馆开会。”郭沫若《创造十年》十八:“梦旦先生 下了一通请帖来,在 四马路 上的一家番菜馆子里请吃晚饭。”
    • 6.
      礼忏释义:佛教语。谓礼拜佛菩萨,诵念经文,以忏悔所造之罪恶。通称拜忏。《梁书·处士传·庾詵》:“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礼懺,六时不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即令家人等买棺盛殮,送回原籍,家人等循俗例为之延僧礼懺。”
    • 7.
      色类释义:种类;类别。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又有醏菜似慎火,苦菜似苣胡,芹浑提葱之属,并自 西域 而来,色类甚众。”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自十六时至是 元和 七年矣,有诗八百餘首,色类相从,共成十体,凡二十卷。”
    • 8.
      薰修释义:佛教语。 谓焚香礼佛,修养身心。《观无量寿经》:“戒香薰修。”《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香赞》:“还符戒品,薰修福田。”明 屠隆《昙花记·夫人内修》:“皈依三宝,薰修六时。”
    • 9.
      议亲释义:⒈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若今时宗室有罪先请是也。”贾公彦 疏:“亲谓五属之内及外亲有服者,皆是议限。”《明史·外戚传·张麒》:“饮千户 吕宏家,醉抽刀刺 宏 死,法当斩,有司援议亲末减。詔不从,迄如律。”清 冯景《薄太后论》:“故外戚作威,乃大臣之所深惧者也。则 昭 之罪,其尚可以议亲宥哉。”参见“八辟”、“八议”。⒉议婚;说亲。宋 沉作喆《寓简》卷九:“年十五六时,未敢议亲。”《
    • 10.
      酪乳释义:牛羊马等乳汁所制成的饮料。 宋 张耒《次韵答天启》:“三年 河东 走胡马,絶口鱼鰕便酪乳。”元 萨都剌《赠答来复上人》诗之一:“上人起饮黄封酒,可胜醍醐酪乳甜。”清 马维翰《大喇嘛寺歌》:“六时梵唄若功课,渴饮酪乳飢牛羊。”
    • 11.
      野狐禅释义:⒈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 百丈禅师 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明 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则 续灯 之意不虚,张南湖 诸公之意亦不虚矣。”清 钱谦益《庚午二月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属其徒以瓣香致吊奉述长句》之二:“犹有六时喧瀑布,诸方惊倒野狐禪。”⒉指外道;异端。《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
    • 12.
      钳釱释义:钳和釱,古代的两种刑具。《汉书·陈万年传》:“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颜师古 注:“钳在颈,釱在足,皆以铁为之。”南朝 梁武帝《赎刑诏》:“钳釱之刑,岁积於牢犴。”唐 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六祖 亲授,捩其钳釱;长老继作,磨昏抉瞶。”《陈书·后主纪》:“剽悍轻侮,理从钳釱。”明 唐顺之《兴国州同知徐公墓志铭》:“一切以鞭箠钳釱从事,犹不能集。”清 钱谦益《如此过两年》诗:“四季皆惨悽,六时自钳釱。”

六时(liu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时是什么意思 六时读音 怎么读 六时,拼音是liù shí,六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