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传 [wú chuán]
1. 没有留传;没有传播。
无传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留传;没有传播。
引唐 韩愈 《南山诗》:“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
《新五代史·宦者传赞》:“国家兴废之际,岂无谋臣之畧,辩士之谈?而文字不足以发之,遂使泯然无传於后世。”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诗·陆少保完》:“自次其诗文为《水村集》二十卷……余得其所次集草藁,惜其遂无传也,为略存之。”
⒉ 谓没有对儒家经文写下解释、阐发的文字。
引《史记·儒林列传》:“﹝ 申公 ﹞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餘人, 申公 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
司马贞 索隐:“谓 申公 不作《诗》传,但教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盾(赵盾 )不诛,无传,何也?曰:世乱义废,背上不臣、篡弑覆君者多,而有明大恶之诛,谁言其诛?”
无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经之谈释义:晋羊祜《戒子书》:“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指荒唐、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
- 2.
传政释义:⒈传授政权。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不知所贺,子之传政於 子玉。”⒉指传扬于后世的政绩。《荀子·非相》:“五帝 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
- 3.
传疑释义:谓将自己认为有疑义的问题如实告人。 亦谓传授有疑义的问题。《穀梁传·庄公七年》:“《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史记·儒林列传》:“申公 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疑者则闕不传。”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未知孰是?此圣人所以慎於传疑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毛 跋一曰或谓,再曰或云,殆传疑之词,未可深信。”
- 4.
溢言释义:过甚的言辞。《庄子·人间世》:“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新唐书·房式传》:“闢(刘闢)走 西山,召所疑畏者尽杀之,式 在其间,会救得免。而曰大节已亏,近於溢言。”《朱子语类》卷一三四:“又谓‘秦 十五年不敢出兵窥 山 东’之类,何尝有等事?皆史之溢言。”明 王廷相《华阳稿序》:“感於天机,万物皆入吾之会,虽言之而非溢言耶?”
- 5.
火经释义:书名。道家讲用火炼丹的书。无传。
- 6.
焯焯释义:⒈显著;昭然。唐 韩愈《太学生何蕃传》:“司业、祭酒撰次 蕃 之羣行焯焯者数十餘事,以之升於礼部而以闻於天子。”明 叶盛《水东日记·苏天爵<元文类>》:“夫有 元 名人文集,如 王百一、阎高唐、姚牧菴、元清河、马祖常、元好问 之焯焯者,今皆无传。”清 钱谦益《涂母王夫人五十序》:“通政夫妇大节焯焯,国史彤史胥予言有徵焉。”⒉谓明亮貌。《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远看像萤飞逐,来近似流星焯焯。”
- 7.
羣匹释义:⒈群臣。⒉同类匹俦。更多解释。⒊群臣。《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羣匹。”郑玄 笺:“循用羣臣之贤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陈奂 传疏谓 毛 虽无传,然探下文“朋友,羣臣也”之训,“则此羣匹为羣臣,传意亦然也”。⒋同类,匹俦。《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船。”南朝 梁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诗:“歷稔共追随,一旦辞羣匹。”
- 8.
衰暮释义:亦作“衰莫”。 迟暮。比喻晚年。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明 刘基《漫成》诗之八:“良辰不再得,衰莫欲如何?”清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 9.
述造释义:指著作。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顷何以自娱,颇復有所述造否?”清 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近卅年作者辈出……然求其述造渊微,洞明音吕,以契夫‘意内言外’之精义,殆十无二三矣。”梁启超《<沉氏音书>序》:“吾所闻者,有 刘继庄 氏,有 龚自珍 氏,颇有所述造,然世无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