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寺观 寺观的意思
guàn

寺观

简体寺观
繁体寺觀
拼音sì guàn
注音ㄙˋ ㄍ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古代官署名。【例句】: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2)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组词】:佛寺。寺观(guàn )。(3)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组词】:清真寺。

guān guàn,(1) 道教的庙宇。【组词】:白云观。紫阳观。(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3) 楼台。【组词】:楼观。台观。(4) 姓。

基本含义

指寺庙或观音殿堂。

寺观的意思

寺观 [sì guàn]

1. 寺和观的统称。

[Buddhist and Taoist temples;]

寺观 引证解释

⒈ 佛寺和道观。僧人所居曰寺,道士所居曰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
唐 韩愈 《论佛骨表》:“﹝陛下﹞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
清 陈文述 《粥厂》诗:“城闉路康庄,寺观地平敞。”


寺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首释义:⒈头领。 《宣和遗事》后集:“留下千户五人,内一主首名 啜鸡兀 。” 元 刘致 《小桃红·武昌歌妓》曲:“温柔乡里甲头,无何乡里主首,便权一日也风流。”⒉主持寺观的僧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又召诸佛寺主首諭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於是诸寺工作鼎兴。”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佛寺﹞ 隋 曰道场, 唐 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
    • 2.
      九子铃释义:古代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
    • 3.
      仿古建筑释义: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 4.
      六色钱释义:宋 王安石 熙宁 变法,其免役法规定,当役户、坊郭户、官户、女户、单丁、寺观等六种户可出钱免役,由州县雇役。六种户所缴之钱,称“六色钱”。亦称“六色役钱”。
    • 5.
      关索释义:谓披枷戴锁。语本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清 钱谦益《何母丘太孺人七十序》:“一邑之中,士者于庠,农者于野,贾者于市,负担者于途,緇黄者于寺观,关索者于囹圄,有一不为太孺人祝者乎?”
    • 6.
      凋獘释义:凋敝。宋 曾巩《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如復荐饥,将焉託命?”明 何景明《安庄道中》诗:“处处人家空薜萝,几年凋獘扰干戈。”参见“凋敝”。
    • 7.
      化源释义:⒈教化的本源。 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昭室化源,发扬大号。”唐 李翱《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旧唐书·李绛传》:“陛下思广天聪,亲览国史,垂意精颐,鉴於化源,实天下幸甚。”⒉指掌教化之位。《旧唐书·李渤传》:“若言不行,计不从,顺奉身速退,不宜尸素於化源。”⒊中医学指六气的生化之源。《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炙甘草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医宗金鉴
    • 8.
      响版释义:亦作“响板”。乐器。以石制成,寺观或家中设于殿前堂上作传呼之用。
    • 9.
      商灯释义:灯谜。 明 方以智《通雅·释诂》:“廋辞、讔喻,谓隐书也。离合诗、井谜、商灯,其流也。”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集 东华门 外,曰灯市……有以诗隐物,幌於寺观壁者,曰商灯。”阿英《灯市》:“寺观壁上,幌着谜灯,谁都可以立在那里猜,叫做‘商灯’。”
    • 10.
      国忌行香释义:逢帝后忌辰,在寺观设斋焚香。宋 王溥《唐会要·忌日》:“其京城及天下州府诸寺观,国忌行香,一切仍旧。”《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勛 虽不能用,然国忌犹行香。”胡三省 注:“唐 自中世以后,每国忌日,令天下州府悉於寺观设斋焚香。开成 初,礼部侍郎 崔蠡 以其事无经,据奏罢之,寻而復旧。”宋 王禹偁《吴江县寺留题》诗:“晨斋施笋唯溪叟,国忌行香祇县官。”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国忌行香起於 后魏,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然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参阅《唐会要·忌日》。
    • 11.
      塌房释义:又名邸店。宋 以后寄存商旅货物的场所。商人、军队、官员、寺观都有开设,寄存者须向主人支付寄存和保管费用。宋 吴自牧《梦粱录·塌房》:“富豪内侍诸司等人家於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物货并动具等物。”《明史·食货志五》:“帝乃命於 三山 诸门外,濒水为屋,名塌房,以贮商货。”
    • 12.
      壁画释义:画在建筑物墙壁或天花板上的画。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有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等多种。可以表现特定的题材,也可以只起装饰作用。
    • 13.
      屯泊释义:⒈驻扎。多指戍守边境重镇。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亦无寺观屋宇可以屯泊,不免建造营屋,大使司支钱与诸州收买木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太祖 时以十万驻京师,十万派守外郡。戍守边地重镇称屯泊(或驻泊),内郡要地称屯驻。”⒉指停泊。清 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三日》:“将来 北洋 似应以 威海 为战舰屯泊之区,而以 旅顺 为修船之所为合宜。”
    • 14.
      山殿释义:⒈寺观庙宇的殿堂。南朝 梁 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诗:“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唐 钱起《宴郁林观张道士房》诗:“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鐘清。”唐 温庭筠《宿一公精舍》诗:“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⒉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供奉皇后的配殿。《宋史·礼志十二》:“政和 三年,奉安 哲宗 神御於 重光殿。昭怀皇后 神御殿成,詔名正殿曰 柔仪,山殿曰 灵娭。”《宋史·礼志十二》:“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 治隆殿,以遵 元祐 初詔。復以御史 刘极 之言,特建原庙,庙成,名神御殿曰 徽音,山殿曰 寧真。”
    • 15.
      嵩阳释义:⒈嵩山 之南。唐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 阳 玉女峰。”⒉寺观名。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太室山 下。北魏 太和 年间建,初名 嵩阳寺。唐 改名 嵩阳观,宋 改名 天封观,元 改名 嵩阳宫。宫前有 唐 徐浩 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 汉武帝 登 嵩山 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 16.
      常住释义:⒈经常居住:常住之地。 常住人口。⒉佛教指佛法无生灭变迁。⒊佛教、道教指寺观及其田产什物等。
    • 17.
      廛邸释义:市肆。《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寺观邻接廛邸,溷杂屠沽。”
    • 18.
      柏林寺释义:⒈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清 梁清标《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⒉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 19.
      桂殿释义:⒈对寺观殿宇的美称。 ⒉指后妃所住的深宫。⒊指月宫。
    • 20.
      法源寺释义:著名古刹之一。在今 北京市 宣武区。创建于 唐 贞观 十九年,时名 悯忠寺。明 正统 二年重修,改称 崇福寺。清 雍正 十二年重修,赐额“法源寺”。参阅《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四·寺观》。

寺观(si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寺观是什么意思 寺观读音 怎么读 寺观,拼音是sì guàn,寺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寺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