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踊跃 踊跃的意思
yǒngyuè

踊跃

简体踊跃
繁体踴躍
拼音yǒng yuè
注音ㄩㄥˇ ㄩ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ng,(1) 往上跳。【例句】:踊跃(a.跳跃;b.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2) 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的鞋。【例句】:履贱踊贵(形容刑罚宽猛失调,失之严酷,受刑人多)。

yuè, ◎ 跳。【组词】:跳跃。飞跃。跃进。跃然。跃动。跃跃欲试。

基本含义

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踊跃的意思

踊跃 [yǒng yuè]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 jump up; ]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 eagerly; enthusiastically; ]

踊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踊跃”。

⒉ 犹跳跃。

《庄子·大宗师》:“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
汉 王逸 《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周 夏官侍郎 侯知一 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於朝堂踊跃驰走,以示轻便。”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俺也曾凤闕躋攀,龙门踊跃,马蹄驰骤。”
卢隐 《两个小学生》:“眼前一片白旗,上下飞舞,有如穿花蝴蝶活泼而踊跃。”

⒊ 欢欣鼓舞貌。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鏜,踊跃用兵。”
晋 刘琨 《劝进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宋 苏轼 《贺吕副枢启》:“軾 登门最旧,称庆无缘,踊跃之怀,实倍伦等。”

⒋ 形容情绪高涨、热烈,争先恐后。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耳嘈嘈於无闻,情踊跃於鞍马。”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説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於 喜,喜 踊跃,即缀其下云云。”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纷紜閭里儿,踊跃竞学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遇着急于筹款的时候,恐怕报捐的不踊跃,便变通办理,先把空白官照填了号数,发了出来,由各捐局分领了去劝捐。”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国语词典

踊跃 [yǒng yuè]

⒈ 反应热烈,乐于从事。

《西游记·第二回》:「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

⒉ 跳跃。

《尚书大传·卷一下·虞夏传》:「蛟鱼踊跃于其渊,鳖咸出于其穴。」


踊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主动释义:⒈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下同):主动性。主动争取。他工作很主动。⒉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主动权。争取主动。处于主动地位。
    • 2.
      奋勇释义:振作精神,鼓足 勇气:奋勇前进。
    • 3.
      积极释义:⒈肯定的;正面的;有利于发展的(跟“消极”相对,多用于抽象事物):起积极作用。从积极方面想办法。⒉进取的;热心的(跟“消极”相对):积极分子。他对于社会工作一向很积极。

踊跃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消极释义:⒈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跟“积极”相对,多用于抽象事物):消极言论。消极影响。消极因素。⒉不求进取的;消沉(跟“积极”相对):态度消极。消极情绪。消极防御(单纯取守势的防御)。

踊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合股份公司释义:即两合公司。邹韬奋 《患难余生记》第一章:“《生活日报》原在 上海 发起,原定资本三十万,系两合股份公司性质,承各处读者踊跃投资,不到一个月已凑集资本十五万元以上。”详“ 两合公司 ”。
    • 2.
      从公释义:⒈办理公务;参与公事。唐 马戴《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⒉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⒊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
    • 3.
      众小释义:⒈众多小国。⒉一群小人。⒊百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尔众小放胆,不妨同心踊跃,立志顶天,我自有主张也。”
    • 4.
      倍极释义:格外,极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东来从卫官吏士,无不欣喜,西北尤以近乡,倍极踊跃。”清 王韬《淞滨琐话·煨芋梦》:“锦幔香帘,碧窗红槛,倍极幽雅。”
    • 5.
      倡率释义:率先从事;引导。宋 叶适《札子二》:“陛下比年首以大义倡率,而在廷之臣和者极寡。”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倡率同辈,踊跃赴功。”郑观应《盛世危言·旱潦》:“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復一年,而荒废愈甚。”
    • 6.
      入股释义:加入股份:踊跃入股。
    • 7.
      关隔释义:阻隔。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明 鹿善继《与范鉴田书》:“汤火之民,欢呼踊跃,忍死须臾,以见德化,而忽生关隔,停阁踰年,本县再三申催,竟不能径达於院。”清 刘大櫆《与某翰林书》:“独先生於 櫆,非有攀援之交、共事之情、久故之知,去其人三千餘里,河山关隔之外,一旦见其文,击节赏叹。”
    • 8.
      冶工释义: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 人有请为 燕 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 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鑪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晋 皇甫谧《高士传·夏馥》:“乃自剪鬚,变服易形,入 林虑山 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
    • 9.
      双鱼释义:⒈两鱼。晋 傅玄《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唐 杜甫《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唐 李贺《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⒉指书信。唐 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 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双鲤”。
    • 10.
      反仄释义:⒈辗转不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僻处西馆,未奉闕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南朝 梁 张率《白紵歌辞》之三:“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宋 司马光《答陈监簿书》:“光 实何人,敢受此赐,反仄愧汗,无地自处。”⒉动荡不定。《新唐书·郭晞传》:“河中 军乱,子仪 召首恶诛之,其支党犹反仄。”《资治通鉴·唐明宗天成二年》:“朝廷虽知 房知温 首乱,欲安反仄,癸巳,加 知温 兼侍中。”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旦偶有反仄蠢动,专閫文吏,朝发夕至,朝扑夕灭。”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宜
    • 11.
      喜跃释义:欢欣踊跃。
    • 12.
      失气释义:⒈停止呼吸。《荀子·解蔽》:“夏 首之南有人焉,曰 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杨倞 注:“失气,谓困甚气絶也。”⒉犹丧气。汉 王逸《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汉书·陈咸传》:“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鉤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 咸,皆失气。”宋 叶适《寄王正言书》:“时值朝廷有大废置,立殿陛上,语移数刻,奄人侍宦,股慄失气。”⒊失去勇气。《淮南子·兵略训》:“故善战者不在少,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⒋犹晦气,
    • 13.
      子来释义: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朱熹 集传:“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元 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 14.
      屈膝之虎释义:将踊跃也:出自成刚小说《最大帝》“易藩策”章节,是最大帝刘仪所用比喻方式来进行论述有关对赵王刘道子采取的克制态度。
    • 15.
      应考释义:参加招考的考试:踊跃应考。今年应考人数超过往年。
    • 16.
      归市释义:趋向集市。形容人多而踊跃。《孟子·梁惠王下》:“从之者如归市。”《孔子家语·好生》:“‘仁人之君,不可失也。’从之如归市焉。”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 17.
      恩施释义:⒈施恩,恩赐。《史记·儒林列传》:“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桓帝纪》:“州郡检查,务崇恩施,以康我民。”唐 薛用弱《集异记·丁岩》:“虎於陷中,踊跃盘旋,如荷恩施。”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词:“革命百年成与败,自由岂是恩施得?”⒉指恩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
    • 18.
      愤踊释义:愤发踊跃。
    • 19.
      抑配释义:强行摊派。 唐 陆贽《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宋 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河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五》:“若 王介甫 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於抑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官府还向商行抑配科差,或借口军需,向商人借钱。”
    • 20.
      投售释义:拿到市场出售。如:农民踊跃投售余粮。

踊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合股份公司释义:即两合公司。邹韬奋 《患难余生记》第一章:“《生活日报》原在 上海 发起,原定资本三十万,系两合股份公司性质,承各处读者踊跃投资,不到一个月已凑集资本十五万元以上。”详“ 两合公司 ”。
    • 2.
      从公释义:⒈办理公务;参与公事。唐 马戴《冬日寄洛上杨少尹》诗:“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绅商尚皆重足而立,惴惴於心。若一波未平,一波復起,断难冀其望风慕义,踊跃从公。”⒉犹秉公。《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知县 将合县生员考试,弥封閲卷,自恃眼力,从公品第,黑暗里拔了一个第一,心中十分得意。”⒊谓品秩与“公”同。《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宋书·孝武帝纪》:“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设凶门,餘悉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
    • 3.
      众小释义:⒈众多小国。⒉一群小人。⒊百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尔众小放胆,不妨同心踊跃,立志顶天,我自有主张也。”
    • 4.
      倍极释义:格外,极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东来从卫官吏士,无不欣喜,西北尤以近乡,倍极踊跃。”清 王韬《淞滨琐话·煨芋梦》:“锦幔香帘,碧窗红槛,倍极幽雅。”
    • 5.
      倡率释义:率先从事;引导。宋 叶适《札子二》:“陛下比年首以大义倡率,而在廷之臣和者极寡。”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倡率同辈,踊跃赴功。”郑观应《盛世危言·旱潦》:“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復一年,而荒废愈甚。”
    • 6.
      入股释义:加入股份:踊跃入股。
    • 7.
      关隔释义:阻隔。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明 鹿善继《与范鉴田书》:“汤火之民,欢呼踊跃,忍死须臾,以见德化,而忽生关隔,停阁踰年,本县再三申催,竟不能径达於院。”清 刘大櫆《与某翰林书》:“独先生於 櫆,非有攀援之交、共事之情、久故之知,去其人三千餘里,河山关隔之外,一旦见其文,击节赏叹。”
    • 8.
      冶工释义: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 人有请为 燕 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 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鑪中,必有波溢而播弃者。”晋 皇甫谧《高士传·夏馥》:“乃自剪鬚,变服易形,入 林虑山 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
    • 9.
      双鱼释义:⒈两鱼。晋 傅玄《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唐 杜甫《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唐 李贺《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⒉指书信。唐 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 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双鲤”。
    • 10.
      反仄释义:⒈辗转不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僻处西馆,未奉闕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南朝 梁 张率《白紵歌辞》之三:“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宋 司马光《答陈监簿书》:“光 实何人,敢受此赐,反仄愧汗,无地自处。”⒉动荡不定。《新唐书·郭晞传》:“河中 军乱,子仪 召首恶诛之,其支党犹反仄。”《资治通鉴·唐明宗天成二年》:“朝廷虽知 房知温 首乱,欲安反仄,癸巳,加 知温 兼侍中。”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旦偶有反仄蠢动,专閫文吏,朝发夕至,朝扑夕灭。”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宜
    • 11.
      喜跃释义:欢欣踊跃。
    • 12.
      失气释义:⒈停止呼吸。《荀子·解蔽》:“夏 首之南有人焉,曰 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杨倞 注:“失气,谓困甚气絶也。”⒉犹丧气。汉 王逸《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汉书·陈咸传》:“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鉤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 咸,皆失气。”宋 叶适《寄王正言书》:“时值朝廷有大废置,立殿陛上,语移数刻,奄人侍宦,股慄失气。”⒊失去勇气。《淮南子·兵略训》:“故善战者不在少,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⒋犹晦气,
    • 13.
      子来释义: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朱熹 集传:“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元 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 14.
      屈膝之虎释义:将踊跃也:出自成刚小说《最大帝》“易藩策”章节,是最大帝刘仪所用比喻方式来进行论述有关对赵王刘道子采取的克制态度。
    • 15.
      应考释义:参加招考的考试:踊跃应考。今年应考人数超过往年。
    • 16.
      归市释义:趋向集市。形容人多而踊跃。《孟子·梁惠王下》:“从之者如归市。”《孔子家语·好生》:“‘仁人之君,不可失也。’从之如归市焉。”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 17.
      恩施释义:⒈施恩,恩赐。《史记·儒林列传》:“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桓帝纪》:“州郡检查,务崇恩施,以康我民。”唐 薛用弱《集异记·丁岩》:“虎於陷中,踊跃盘旋,如荷恩施。”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词:“革命百年成与败,自由岂是恩施得?”⒉指恩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
    • 18.
      愤踊释义:愤发踊跃。
    • 19.
      抑配释义:强行摊派。 唐 陆贽《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宋 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河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五》:“若 王介甫 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於抑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官府还向商行抑配科差,或借口军需,向商人借钱。”
    • 20.
      投售释义:拿到市场出售。如:农民踊跃投售余粮。

踊跃造句

1.为了赈灾,主办单位呼吁各界踊跃捐款,多多益善。

2.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也心系祖国,居安思危,踊跃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片爱心。

3.六月,是一支舞,热情奔放;六月,是一层纱,飘逸洒脱;六月,是小精灵,永远踊跃

4.夏,是一支舞,热情奔放,夏,是一层纱,飘逸洒脱,夏,是小精灵,永远踊跃

5.春天的海,是一首歌,抑扬顿挫,是一幅画,生趣盎然,是永远奔跑的旋律;夏天的海,是一支舞,热情奔放,是一层纱,飘逸洒脱,是永远踊跃的精灵;秋天的海,是一首诗,清高孤傲,是一缕泉,冷酷不羁,是永远飞翔的白

6.广场上观看焰火的群众踊跃无比。

7.为了賑灾,主办单位呼吁各界踊跃捐款,多多益善。

8.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乒乓球比赛。

9.大家踊跃储蓄,支援国家建设。

10.适龄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11.这堂语文课,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

12.老师启发了大家的思路,同学们都踊跃发言。

13.学生会号召同学们踊跃参加体育锻炼。

14.学校提倡同学们踊跃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款捐物。

15.座谈会上,发言的人非常踊跃

16.喜欢做菜的师姊们无不跃跃欲试,踊跃报名。

17.为了支持灾区的建设,同学们踊跃地捐款捐物。

18.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19.大家应当踊跃参加公益劳动。

20.人的天职在于踊跃探索真理。

踊跃(yongy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踊跃是什么意思 踊跃读音 怎么读 踊跃,拼音是yǒng yuè,踊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踊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