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 [qí rén]
1. 平民。
3. 齐国的人。
齐人 引证解释
⒈ 平民。
引晋 刘琨 《劝进表》:“齐人波荡,无所繫心。”
《新唐书·韦伦传》:“国忠 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一》:“董昌 僭乱,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流染齐人。”
⒉ 齐国 的人。
引《孟子·公孙丑上》:“子诚 齐 人也,知 管仲、晏子 而已矣。”
国语词典
齐人 [qí rén]
⒈ 齐国人。
引《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⒉ 集合众人。
引《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一夜谁敢安眠,一到五更,听到外面齐人。」
齐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倚柱释义:⒈靠在柱子上。⒉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客于孟尝君,左右贱之,食以草具。⒊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 2.
兰陵王释义:⒈北齐兰陵武王长恭,文襄帝第四子。 才武而貌美,临阵常戴假面以对敌,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骑五百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歌谣以壮之,作《兰陵王入阵曲》。⒉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三段二十四拍,一百三十字。见《词谱》卷三七。
- 3.
剑歌释义:指齐人冯谖弹剑而歌。
- 4.
周索释义:⒈周 代的法度。 《左传·定公四年》:“聃季 授土,陶叔 授民……皆啟以 商 政,疆以 周 索。”杜预 注:“疆理土地以 周 法。索,法也。”唐 白居易《礼部试策·第一道》:“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⒉泛指 中国 的法度。清 赵翼《于阗玉歌》:“岂知今日入版图,周 索新恢过 身毒。”
- 5.
大九州说释义:战国时代齐人邹衍主张的一种地理学说。
- 6.
大九洲释义:战国时代齐人邹衍主张的一种地理学说。
- 7.
毂击释义:⒈战国齐人令车交驰,以毂相击为乐的一种活动。⒉车子来往,其毂相击。形容交往频繁。
- 8.
游梁释义:⒈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以貲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説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説之,因病免,客游梁。”后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⒉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之梁。详“游极”。
- 9.
狂童释义:⒈轻狂顽劣的少年。《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孔颖达 疏:“狂童,谓狂顽之童稚。”朱熹 集传:“狂童犹狂且,狡童也。”清 宋荦《<明遗民诗>序》:“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⒉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唐 韩愈《送张道士序》:“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唐 韩偓《乱后却至近甸有感》诗:“狂童容易犯 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 10.
箠抶释义:拷打。《新唐书·韦伦传》:“国忠(杨国忠)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
- 11.
管鲍之交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以“管鲍之交”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
- 12.
管鲍之好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13.
维御释义:驾御。 晋 干宝《晋纪总论》:“﹝ 晋宣帝 司马懿 ﹞神略独断,征伐四克,维御羣后,大权在己。”《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立法齐人,久无不弊,理之者若不知维御损益之宜,则巧伪萌生,恒因沮劝而滋矣。”
- 14.
追亡逐北释义:追击败逃的敌人。 《史记·田单列传》:“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亡、北:战败时的逃兵。
- 15.
齐人之福释义:人们把一妻一妾的美满组合叫作齐人之福;现指一夫一妻多妾的富贵生活。
- 16.
齐人偷金释义:一般指齐人攫金,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利欲熏心,不顾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