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备载 备载的意思
bèizǎi

备载

简体备载
繁体備載
拼音bèi zǎi
注音ㄅㄟˋ ㄗ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èi,(1) 具备;完备。【组词】: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组词】: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3) 设备。【组词】:设备。装备。军备。

zǎi zài,(1) 装,用交通工具装。【组词】: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2) 充满。【组词】:怨声载道。(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组词】:载歌载舞。(4) 姓。

基本含义

准备好,备足。

备载的意思

备载 [bèi zǎi]

1. 尽装载;满装载。

备载 引证解释

⒈ 尽装载;满装载。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 入朝,公色不説,故 晏子 归,备载……东耕海滨。”
唐 韩愈 《送穷文》:“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粮,日吉辰良,利行四方。”

⒉ 详细记载。

《晋书·裴秀传》:“惟有 汉 氏《舆地》及《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準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
张天翼 《欢迎会》:“如此之事,不胜枚举,不--不--不胜备载。”


备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京梦华录释义: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 2.
      具载释义:详载;备载。
    • 3.
      国恶释义:指有损国家的坏事、丑事。 《左传·僖公元年》:“公出復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孔颖达 疏:“国内有乱,致令公出,不书‘公出復入’,讳国乱也。国乱,国之恶事,讳国恶,是礼也。”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司马君实 充史讨,白执政:《时政记》、《起居注》皆并不载 元昊 叛命、北戎请地事,欲就枢密府检寻事迹,以备载録。龎相 自至史院商量,孙朴 兼修国史之任,云:‘国恶不可书。’”
    • 4.
      条流释义:⒈体例;纲目。 《宋书·谢灵运传》:“太祖 登祚……令 灵运 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前史所述 魏、晋 诸家书目,条流仅举,銓次靡详,惟 阮 氏《七録》始末,备载《弘明集》中。”⒉流派;类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条流殊迹,若有区囿。”《隋书·经籍志二》:“汉 时 刘向《别録》、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⒊指细流,小道。清 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序》:“是故六艺要其中,百家明其际会;六艺举其大,百家尽
    • 5.
      该载释义:⒈备载;容纳一切。 ⒉详尽载明。
    • 6.
      须知册释义: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各房务要照欵详门,册面签註明某房科造完某件须知册,册尾註明某年、月、日某房科某人,以便查览。”亦省称“须知”。清 李渔《比目鱼·假神》:“备写 并州 情状,这须知妙册不比寻常。”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须知,乃一州县之政事大纲节目,无不备载,以其开卷可一览而得其塈也。”

备载(beiz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备载是什么意思 备载读音 怎么读 备载,拼音是bèi zǎi,备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备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