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捷克 捷克的意思
jié

捷克

简体捷克
繁体
拼音jié kè
注音ㄐㄧㄝˊ ㄎ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1) 战胜。【组词】:捷音。报捷。捷报。(2) 战胜所获。【组词】:献捷。(3) 快,迅速。【组词】:捷速。捷径(敏捷机巧)。快捷。敏捷。捷足先登。

kè,(1) 能够。【组词】:克勤克俭。(2) 战胜,攻下。【组词】: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组词】: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4) 严格限定。【组词】:克日。克期。克扣。(5) 消化。【组词】:克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例句】: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捷克的意思

捷克 [jié kè]

1. 中欧内陆国。面积7.89万平方千米。人口1033.6万(1994年)。首都布拉格。地形以高地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国,机械制造业最重要。所产皮鞋和啤酒享誉世界。


捷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欧释义:狭义上指从波 罗的海东岸到乌拉尔山脉之间的欧洲东部地区。 包括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 、乌克兰等。广义上还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
    • 2.
      中欧释义:指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欧洲中部地区。 通常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 3.
      喀尔巴阡山脉释义:欧洲中部山脉,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境内。
    • 4.
      大教学论释义: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捷克夸美纽斯著。1632年出版。共三十三章。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 5.
      奥地利帝国释义:欧洲封建帝国。 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兰茨二世鉴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大部被拿破仑所占,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正式将奥地利领有的领地改为奥地利帝国。领土包括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特兰西瓦尼亚等地。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失败后,被逐出德意志。1867年改建为奥匈帝国。
    • 6.
      小协约国释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3国在法国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
    • 7.
      布拉格释义:捷克首都。位于该国西部。人口121万(1992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机械工业基地,也是国际交通枢纽。多名胜古迹,旅游业发达。
    • 8.
      慕尼黑政策释义: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 1938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9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 9.
      慕尼黑释义:德国南部城市。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这里举行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以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向德国求得妥协。后来用“慕尼黑”指外交上牺牲别国利益而与对方妥协的阴谋。[德München,英Munich]
    • 10.
      捷克人释义:捷克的主体民族。 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057万人(1985年)。讲捷克语。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从事农业。
    • 11.
      波尔卡释义:一种舞蹈,起源于捷克民族,是排成行列的双人舞,舞曲为2/4拍。[捷polka]
    • 12.
      绥靖政策释义:对侵略者姑息妥协,用牺牲他国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求得自己一时安全的政策。1938年英、法同德、意法西斯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就是绥靖政策的突出表现。

捷克(jie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捷克是什么意思 捷克读音 怎么读 捷克,拼音是jié kè,捷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捷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