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ǒng, ◎ 光明,明亮。【例句】:炯心(心地光明)。炯介。炯戒。炯然。
jiǒng, ◎ 光明,明亮。【例句】:炯心(心地光明)。炯介。炯戒。炯然。
1. 明亮——多用于目光。
例两眼炯炯有神。
英[(of eyes)bright; shining;]
⒈ 亦作“烱烱”。
⒉ 明亮或光亮貌。
引晋 潘岳 《秋兴赋》:“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
唐 卢纶 《和马郎中画鹤赞》:“暮云冥冥,双垂雪翎;晨光炯炯,一直朱顶。”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 幼警敏,双眸炯炯。”
冰心 《寄小读者》九:“窗外严净的天空里,疏星炯炯。”
⒊ 光明。
引唐 杜甫 《偪仄行赠毕曜》:“徒步翻愁长官怒,此心烱烱君应识。”
宋 陈亮 《祭周参政文》:“安归田里,一无懟言,烱烱此心,实昭於天。”
宋 陆游 《书感》诗:“此心炯炯空添泪,青史他年未必知。”
⒋ 明察貌。
引清 龚自珍 《戒将归文》:“精炯炯其独寤兮,物温温其烛楹。”
⒌ 双目不闭貌。多形容有心事而彻夜不寐。
引《楚辞·严忌<哀时命>》:“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歷兹。”
王逸 注:“言己中心愁怛,目为炯炯而不能眠。”
汉 王粲 《伤夭赋》:“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
⒈ 光明、光亮。
引宋·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词:「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便也一见如故。」
⒉ 明察。
引清·龚自珍〈戒将归文〉:「精炯炯其独寤兮,物温温其烛楹。拂清辉而不御兮,嫌太阴之尚堕乎。」
⒊ 张目不眠。
引三国魏·陈琳〈止欲赋〉:「宵炯炯以不寐,昼舍食而忘饥。」
1.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看起东西来,仿佛在眺望遥远的地方。
2.鸽子有的浑身一片洁白,有的黑白花相间,像穿了一件“迷彩服”。它的小眼睛里圈黑,外圈微红,显得炯炯有神。
3.小猫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瞳孔也能随着环境而忽大忽小。三角形的鼻子两侧长着许多胡子,闲着的时候它常在阳光下捋捋自己的胡子。
4.我爱老师,我更爱老师的那双明媚的眼睛。老师的眼睛明亮美丽,和蔼可亲;老师的眼睛炯炯有神,明察秋毫;老师的眼睛,充满智慧,热情,使人奋进。
5.此时,它炯炯发光的眼睛已燃烧进我的心坎。
6.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带着一张微笑的嘴巴。
7.青春是日与月的结晶,我们时时享受着。我们拥有烈日般的炯炯目光,我们拥有皎月般的灿烂笑容。
8.这个战士两只大眼炯炯有神,一张圆脸生气勃勃。
9.王老师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们。
10.他目光炯炯,英俊威武。
11.李先生身材高大,目光炯炯。
12.他一听见这声音,耳朵先是竖了起来,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炯炯有神。
13.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
14.瞳仁亮晃晃的,仿佛两支就要射出去的火箭,目光炯炯地盯牢他。
15.爸爸老多了,也瘦多了,两鬓已经发白,深深的皱纹也顺着脸颊爬了上来,而他那双眼睛,却仍是那样炯炯有神。
16.他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
17.老爷爷年过八十,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如今腰板笔直,双目炯炯有神,走路飞快,真令人羡慕。
18.总理目光炯炯有神,大踏步地走进房间来。
19.爷爷虽已年过八旬,可身体健康,目光炯炯,记忆力也相当好。
20.李老师的双眼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