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 [xiàn jì]
1. 进献计策。
献计 引证解释
⒈ 进献计策。
引《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剄。”
唐 刘知几 《史通·烦省》:“武帝 乞浆於 柏父,陈平 献计於 天山。”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在 冯永祥 看来,与其说他献计,倒不如说他领导 马慕韩 前进。”
国语词典
献计 [xiàn jì]
⒈ 提供谋略。也作「献策」。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
《红楼梦·第三回》:「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献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木鹅释义:⒈木制的鹅。浮水工具。《隋书·诚节传·尧君素》:“时围甚急,行李断絶,君素 乃为木鹅,置表於颈,具论事势,浮之 黄河,沿流而下。河阳 守者得之,达於 东都。”唐 丁用晦《芝田录》:“煬帝 在 江都,代王 留守 长安,群盗蜂起。有献计者刻木鹅,繫詔於头,致之 渭 汭,冀 关东 救兵至。日放百千,顺流而下,竟无救至。”清 徐昂发《扬州》诗:“木鹅沉处锦颿斜,隋氏 离宫接暮霞。”⒉木制的鹅。测水深浅的工具。唐 颜师古《隋遗录》上:“大业 十二年,煬帝 ……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堤,使胜巨舰。叔谋
- 2.
献策释义:献计。
- 3.
献计释义:贡献计策。
- 4.
献计献策释义:贡献计策;提供好的主意和办法。
- 5.
献谋释义:献计;献策。
- 6.
田父献曝释义: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 7.
程方释义:犹呈献计策。
- 8.
谋士释义:旧指善于出主意、献计谋的人。
- 9.
进画释义:⒈谓献计策划。 《隋书·房陵王勇传》:“﹝ 萧子宝 ﹞进画姦谋,要射荣利,经营间构,开造祸端。”⒉谓进呈文件给皇帝圈阅审批,然后发布施行。《新唐书·百官志二》:“凡詔旨制敕,璽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二月辛亥,安禄山 使副将 何千年 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 汉 将,上命立进画,给告身。”胡三省 注:“进画者,命中书为发日敕,进请御画而行之。”《明史·职官志一》:“凡上之达下,曰詔,曰誥,曰制,曰册文,曰諭,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 10.
进策释义:⒈进呈书策;进献计策。《晋书·郗超传》:“超 又进策於 温 曰:‘清水入 河,无通运理。’”《魏书·李先传》:“从 仪 平 鄴,到 义臺,破 慕容驎 军,回定 中山,先 每一进策,所向克平。”清 刘熙载《艺概·文概》:“﹝ 杜牧 ﹞又两进策於 李文饶,皆案切时势,见利害於未然。”⒉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楮券》:“水心叶先生 进策,亦谓不数年间,将交执空券而无所售。”明 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策》:“学士大夫有私自议政而上进者,三曰进策,著策而上进者也。”
- 11.
进计释义:进献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