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jiāng jiàng qiā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组词】:将领。(2) 统率,指挥。【例句】:将百万之众。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1. 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
例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英[title of military officer in ancient China;]
⒈ 古代武官名。始于 战国,汉 代沿置,为将军最高称号,多由贵戚担任,统兵征战并掌握政权,职位极高。 三国 至 南北朝,战事频繁,当朝大臣多兼大将军官号。 隋 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禁军高级武官。 唐 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军、十六卫亦置大将军,其职与 隋 略同。 宋 代十六卫大将军已成空衔。
⒉ 古代武官名。自 唐 至 元,武散官有大将军。
⒊ 古代武官名。 明 清 两代于战时设大将军,统兵作战,战后即废。
⒋ 明 代称由西洋传进的一种大炮。
引《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从右都御史 河鋐 言,造 佛郎机 礮,谓之‘大将军’……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餘丈,最利水战。”
⒈ 职官名。起于战国,历代多相沿用,汉时其位最尊。
引《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
1.大将军挥刀上阵,众士兵们在一旁摇旗呐喊。
2.当年那位率领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
3.蛐蛐儿满身披着黑纱,显得那么严肃;又像披着黑色盔甲的大将军,又显得那么勇武。
4.大将军挥刀上阵,眾士兵们在一旁摇旗吶喊。
5.大将军率领着千军万马衝锋陷阵,一举将敌人澈底歼灭。
6.它们傲然挺立,像一个个守路的神威大将军。
7.小就善于读书的北魏车骑大将军祖莹,在写文章时就能自出机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