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骨 [lù gǔ]
1. 比喻用意十分显露,语不含蓄,毫无掩饰或假装的状态。
例话说得很露骨。
英[undisguise; bare-faced; blatant; blunt; open; outspoken;]
露骨 引证解释
⒈ 尸骨暴露。
引《晋书·成都王颖传》:“黄桥 战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惻。”
⒉ 瘦骨嶙峋貌。
引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三绝》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
元 范梈 《题秋山图》诗:“江空石露骨,木落风无声。”
⒊ 用意十分明显,毫不含蓄。
引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大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演露骨。”
茅盾 《子夜》二:“大家一听这话太露骨,谁也不愿意多嘴。”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秀苇 一看见 刘眉 的画高高挂在世界名画中间,不禁又格格笑起来,笑声公开的带着露骨的嘲讽。”
国语词典
露骨 [lù gǔ]
⒈ 暴露骸骨。
引《晋书·卷五九·成都王颖传》:「卢志言于颖曰:『黄桥战亡者有八千余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恻。』」
⒉ 说话不含蓄,没有保留。
例如:「说话不可太露骨。」
反含蓄 委婉
露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箭释义:风水家言恶风、恶水、恶土、恶石、恶木、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 宋 洪迈《夷坚丁志·赵三翁》:“筑室以居,既而百怪毕见,未及一年,祸变相踵。席 謁 翁,告以故,翁 曰:‘得无居五箭之地乎……峰巔岭背,陵首陇背,土囊之口,直风当门,急如激矢者,名曰风箭。峻滩急流,悬泉泻瀑,衝石走沙,声如雷动,昼夜不息者,名曰水箭。坚刚砾燥,斥岸砂磧,不生草木,不泽水泉,硬铁腥锡,虫毒蚁聚,散若坏壤者,名曰土箭。层崖叠巇,峻壁巉巖,鋭峰峭岫,拔刀攒鍔,耸齿露骨,状如浮图者,名曰石箭。长林古木,茂越丛薄,翳天蔽日,垂萝蔓藤
- 2.
圣母帖释义:唐 怀素 草书法帖名。 明 曹昭《格古要论·圣母帖》:“怀素 草书,颇难识,贞元 九年岁在癸丑五月刻石。宋 元祐 三年戊辰模刻上石在 陕西 西安 府学。”明 王世贞《怀素圣母帖》:“素 师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书独匀稳清熟,妙不可言。”
- 3.
孱孱释义:⒈软弱怯懦,无所作为。 ⒉形容山岩嶙峋不齐。⒊形容动物或人消瘦露骨。
- 4.
峋嶙释义:⒈形容字体劲瘦而有骨力。⒉形容人消瘦露骨。
- 5.
崎嶬释义:⒈险峻貌。⒉形容瘦削露骨之状。
- 6.
崖崖释义:⒈露齿貌。 ⒉瘦削露骨貌。
- 7.
嶙峋释义:⒈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嶙峋。嶙峋的山峦。⒉形容人消瘦露骨:瘦骨嶙峋。⒊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嶙峋。傲骨嶙峋。
- 8.
巉然释义:⒈高峭陡削貌。⒉形容消瘦露骨。
- 9.
火遁忍术释义:嶙峋:指山路重峻峭,这里指过于瘦弱露出骨头。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10.
画公仔画出肠释义:比喻说话过于明显、露骨,有些不必说的话也说了出来。
- 11.
瘦棱棱释义:⒈形容不丰满或消瘦露骨。⒉同“瘦稜稜”。艾明之《雨》:“李阿镜叹息地摇摇头,突然扒开自己的衣服,露出瘦棱棱的胸膛,一把抓住身边那个青工的手,把它按在自己的肋骨下面。”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三:“那细嫩的满是青春活力的脸膛,一下子变得瘦棱棱的了,好像她刚害完一场大病。”
- 12.
瘦骨嶙嶙释义: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13.
瘦骨梭棱释义: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14.
耽耽释义:⒈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宋 苏轼《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一本作“眈眈”。清 黄宗羲《机山钱公神道碑铭》:“逆党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计中之。”清 薛福成《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数十年来,西洋诸国竞知 中国 幅员辽阔,又有不争远土之名,一遇界务,鲜不为耽耽之视。”⒉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薛综 注:“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李善 注:“耽耽,
- 15.
露骨释义:用意十分显露,毫不含蓄:你说得这样露骨,我不相信他没听懂。
- 16.
骨感丽人释义:骨感丽人—是形容消瘦露骨的女人之美丽之态,褒义是对瘦弱见骨的女性的称赞,亦蕴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