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组词】:十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组词】:十足。十成。
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yáng,(1) 比海更大的水域。【组词】:海洋。(2) 广大,众多,丰盛。【组词】:洋溢。洋洋。(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组词】:洋人。洋货。洋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组词】:土洋结合。(5) 银元。【组词】:大洋。洋钱。
chǎng cháng,(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组词】:场子。场地。场所。(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组词】:场次。(3) 比赛地,舞台。【组词】: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组词】:三幕五场。(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组词】:电场。磁场。
1. 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泛指繁荣的市场。
⒈ 旧时 上海 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 上海 市区。多含贬义。
引哀梨老人 《同光梨园记略》:“沪 北十里洋 场,中外巨商,薈萃於此。”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五四’风暴中,作为一个北方省城的中学生,到 上海 参加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会议。这宛如一枚刚出土的土豆,猛然落入金光耀目的十里洋场。”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他在1927年的大风暴中,踏上经过‘四·一二’血洗的 上海,一直战斗到十里洋场完全沦入 日本 侵略军的铁蹄之下,才撤退到 苏北 抗日根据地去。”
⒉ 泛指繁荣的市场。
引朱光潜 《艺文杂谈·谈读书》:“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⒈ 满清末年,上海的租界区域中有一条东西走向,长约十里的大街,因洋人聚集,洋行与洋货充斥,因此,上海人称之为「十里洋场」。后亦用为上海的代称或比喻热闹繁华的地区。
例如:「他初到上海,不免被这十里洋场的声色犬马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