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 [sān dǎo]
1. 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3. 指日本。
三岛 引证解释
⒈ 指传说中的 蓬莱、方丈、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引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謳歌预四民。”
《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⒉ 指 日本。
引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瓏。”
三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国释义:东方之国。 上古指 齐、鲁、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韦昭 注:“东国,徐夷 吴 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张守节 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朝鲜 等国。清 王韬《<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清 王士禛《
- 2.
元洲释义:道教传说中的仙境,“十洲三岛”之一。
- 3.
八公释义:⒈汉 淮南王 刘安 门客,有 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 八人,称“八公”。 他们奉 刘安 之招,和诸儒 大山、小山 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见 汉 高诱《〈淮南子注〉序》。《史记·淮南王传》“阴结宾客”司马贞 索隐引《淮南要略》,田由 作 陈由,毛被 作 毛周。魏、晋 以来,《神仙传》、《录异记》等道家著作以 刘安 好方技,遂附会八公为神仙。唐 王维《赠焦道士》诗:“海上游三岛,淮南 预八公。”唐 王维《赠焦道士》诗:“海上游三岛,淮南 预八公。”⒉晋武帝 时,以 司马孚、郑冲、王祥
- 4.
分间释义:⒈判别。 《元典章·户部三·籍册》:“中书省差断事官 帖木烈三岛 等前去 北京、松州、兴州、平滦、西京、宣德 等处,钦依圣旨,一户户检照乙未壬子籍册,对证分间,定造到备细文册。”《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都省议得军兵虏到人口,令本路官司与廉访司吏一同分间。”⒉间隔,分开。章炳麟《訄书·订文》:“夫琴瑟专一,不可为听,分间布白,乡背乃章。”
- 5.
阓阛释义:街市。明 张煌言《舟山感旧》诗之二:“十洲三岛忆登攀,烟火仙原半闠闤。”
- 6.
飙轮释义:⒈亦作“飊轮”。 亦作“飈轮”。指御风而行的神车。唐 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之一:“莫言洞府能招隐,会辗飆轮见 玉皇。”明 汤式《一枝花·送车文卿归隐》套曲:“比鹤上人不驭飆轮,比山中相不登仕版,比壶内翁不炼金丹。”明 刘基《钧天乐》诗:“风师咆哮虎豹怒,银汉汹涌天鷄啼。飆轮撇捩三岛过,海水尽是青玻璃。”⒉喻飞驰的舟车。邵瑞彭《北行杂诗》:“飈轮去去似追风,叶底轻云几处通。”郭沫若《宿阳泉市》诗:“飆轮迎月入 阳泉,灯火照明半壁天。”参见“飆车”。
- 7.
飞仙盖释义:五采丝缕结成的伞盖。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永贞 元年,南海贡奇女 卢眉娘 ……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於掌中结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臺殿麟凤之象而外,执幢捧节之童亦不啻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