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 huā,(1) 性质或形态改变。【组词】: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组词】:化缘。化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组词】:丑化。绿化。(4) 习俗,风气。【组词】:有伤风化。(5) 特指“化学”。【组词】:化工。化纤。化肥。 ◎ 同“花”。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1. 指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
3. 推行教化的声誉。
⒈ 指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
引《庄子·齐物论》:“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郭象 注:“是非之辩为化声。”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言随物而变,谓之化声。”
南朝 宋 何承天 《又答宗居士书》:“徒为化声之辩,竟无明於真知。”
黄侃 《新方言·后序二》:“夫别国之语其緐,而化声之情多变。”
⒉ 推行教化的声誉。
引《后汉书·循吏传·任延》:“教导民夷,渐以礼仪,化声侔於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