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1. 在看不清的时候识别敌我的口头暗号。
英[ password; watchword; ]
2. 战斗、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
例中间夹着有人喊口令。
英[ word of command; code word; ]
⒈ 一种口头暗号。常用来识别敌我。
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六:“只如适来上座问夺人不夺境一段话,只知册子上念将来,如法答他,又理会不得。问一段未了,又问一段,恰如村人打传口令相似。”
沙汀 《闯关》七:“庞得山 则被派去和友军接洽,问明准确的出发时间,集合场所,路线以及口令。”
徐怀中 《西线轶事》四:“今晚的口令是‘山茶’,回令是‘海棠’,执行吧!”
⒉ 战斗、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
引茅盾 《小巫》:“到初更时分,忽然街上来了蒲达蒲达的脚步声,中间夹着有人喊口令。”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操完跑步就单人教练,把手肘向后抱着,独自在一块地面上,把两只脚依口令起落,学慢步走。”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十章:“周祺 催促众人走了, 冯均 立刻喊起口令,指挥队伍前进。”
⒈ 于作战、军队操练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所下达的口头命令。
引《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两面奏起军乐,洋教习一马当先,喊著德国操的口令。」
⒉ 一种用以识别敌我的口头暗号。
1.麻雀在枝头快言快语着,好像在说绕口令一样,但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绕口令,一点也听不清。
2.这位留学生的中文水平了得,居然能说饶舌的绕口令。
3.灵巧的鹦鹉说出了一则绕口令,引得观众惊叹不已。
4.他的表情和声音,好像在阅兵典礼时发出立正口令那样严肃。
5.体育组陈老师在队伍前喊着口令,整顿队形。
6.上体育课时,老师让我们轮流喊口令。
7.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主人。
8.经常练习读课文,每天都大声地朗读。练练绕口令等。虽说不能根治你的病,但肯定会有所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