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哀悼 哀悼的意思
āidào

哀悼

简体哀悼
繁体
拼音āi dào
注音ㄞ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 ◎ 悲伤,哀念。【组词】:哀悼。追悼。悼念。悼亡。悼唁。悼词。悼惜。

基本含义

对逝者表示悲痛和怀念。

哀悼的意思

哀悼 [āi dào]

1. 悲痛地悼念。

哀悼死者。
哀悼受害者。

[ mourn sb.'s death; bemoan; condole; ]

2. 为一个人的逝世而举行的纪念仪式。

[ mourning; condolence; ]

哀悼 引证解释

⒈ 悲痛地追念。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寘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鉤弋夫人 ﹞葬 云陵,上哀悼之。”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郗超出与桓温密谋书以解父》:“愔 后果哀悼成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沧客哀悼,殆不能堪。”

⒉ 指悲痛追念的感情。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墓碑上﹞有的刻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留下自己深沉的哀悼。”


国语词典

哀悼 [āi dào]

⒈ 哀伤悼念。

《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寘念。」
《大宋宣和遗事·贞集》:「阿计替与众人促帝回甚速,帝哀悼日夜不已。」

悲悼 追悼 伤悼 哀伤

祝贺


哀悼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哀伤释义:悲伤:哭声凄切哀伤。请保重身体,切莫过于哀伤。
    • 2.
      追悼释义:沉痛地怀念(死者):追悼会。追悼死难烈士。
    • 3.
      悲悼释义:伤心地悼念:悲悼亡友。
    • 4.
      伤悼释义:怀念死者而感到悲伤:顷得噩耗,伤悼不已。

哀悼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祝贺释义:庆贺:祝贺你们超额完成了计划。 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
    • 2.
      欢庆释义:欢快地庆祝。

哀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语掾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唐 刘商《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宋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金 元好问《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2.
      下半旗释义: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的地方,是表示哀悼的礼节。 也说降(jiàng)半旗。
    • 3.
      丧服释义: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我国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 4.
      举哀释义:⒈举行哀悼活动。⒉旧时丧礼用语。指高声号哭。
    • 5.
      乌号释义:⒈《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⒉表示对死者哀悼。⒊称人死亡的敬辞。
    • 6.
      于呼哀哉释义: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 7.
      人天永隔释义:人天:人间、天上,指生死。生者还在人间,死者已归天,从此永久分离再不能相见。哀悼死者之辞。
    • 8.
      传诔释义:传记和诔文。传,用以记述死者的事迹和德行;诔,用以表示哀悼之情。
    • 9.
      公祭释义:⒈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死难烈士。⒉这种祭礼:公祭在哀乐声中开始。
    • 10.
      兰摧玉折释义:摧:折断。 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 11.
      冲齓释义:童年。《后汉书·孔融传》:“南阳王 冯、东海王 祗 薨,帝伤其早殁,欲为脩四时之祭,以访於 融。融 对曰:‘……臣愚以为诸在冲齓,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謚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絶之。’”
    • 12.
      劬瘁释义:亦作“劬悴”。 劳累。汉 蔡邕《述行赋》:“僕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汉 蔡邕《太傅安乐乡侯胡公夫人灵表》:“夫人哀悼劬顇,由是被疾。”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母留孤自哺,劬瘁不堪,朝夕悲啼。”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彼等劬瘁于煽动,既歷年所,谓其机将熟,于是谋此目的之实行。”
    • 13.
      千古释义:⒈长久的年代:流芳千古。⒉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意为留名永久。
    • 14.
      又弱一个释义:弱:丧失,减少。 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 15.
      又一个弱释义: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 16.
      发哀释义:举行哀悼仪式。
    • 17.
      叹悼释义:叹息哀悼。
    • 18.
      告别释义:⒈离别;分手(一般要打个招呼或说句话):告别亲友。他把信交给了队长,就匆匆告别了。⒉辞行:动身的那天清早,我特地去向他告别。⒊和死者最后诀别,表示哀悼。
    • 19.
      呜呼哀哉释义:旧时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语。常用以表示哀悼死者。《诗经·大雅·召旻》:“於(呜)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后借指灭亡(含贬义)。
    • 20.
      哀吊释义:⒈亦作“哀吊”。慰问;抚慰。⒉用作对死者的哀悼。⒊见“哀弔”。

哀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语掾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唐 刘商《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宋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金 元好问《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2.
      下半旗释义: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的地方,是表示哀悼的礼节。 也说降(jiàng)半旗。
    • 3.
      丧服释义: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我国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 4.
      举哀释义:⒈举行哀悼活动。⒉旧时丧礼用语。指高声号哭。
    • 5.
      乌号释义:⒈《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⒉表示对死者哀悼。⒊称人死亡的敬辞。
    • 6.
      于呼哀哉释义: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 7.
      人天永隔释义:人天:人间、天上,指生死。生者还在人间,死者已归天,从此永久分离再不能相见。哀悼死者之辞。
    • 8.
      传诔释义:传记和诔文。传,用以记述死者的事迹和德行;诔,用以表示哀悼之情。
    • 9.
      公祭释义:⒈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死难烈士。⒉这种祭礼:公祭在哀乐声中开始。
    • 10.
      兰摧玉折释义:摧:折断。 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 11.
      冲齓释义:童年。《后汉书·孔融传》:“南阳王 冯、东海王 祗 薨,帝伤其早殁,欲为脩四时之祭,以访於 融。融 对曰:‘……臣愚以为诸在冲齓,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謚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絶之。’”
    • 12.
      劬瘁释义:亦作“劬悴”。 劳累。汉 蔡邕《述行赋》:“僕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汉 蔡邕《太傅安乐乡侯胡公夫人灵表》:“夫人哀悼劬顇,由是被疾。”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母留孤自哺,劬瘁不堪,朝夕悲啼。”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彼等劬瘁于煽动,既歷年所,谓其机将熟,于是谋此目的之实行。”
    • 13.
      千古释义:⒈长久的年代:流芳千古。⒉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意为留名永久。
    • 14.
      又弱一个释义:弱:丧失,减少。 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 15.
      又一个弱释义: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 16.
      发哀释义:举行哀悼仪式。
    • 17.
      叹悼释义:叹息哀悼。
    • 18.
      告别释义:⒈离别;分手(一般要打个招呼或说句话):告别亲友。他把信交给了队长,就匆匆告别了。⒉辞行:动身的那天清早,我特地去向他告别。⒊和死者最后诀别,表示哀悼。
    • 19.
      呜呼哀哉释义:旧时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语。常用以表示哀悼死者。《诗经·大雅·召旻》:“於(呜)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后借指灭亡(含贬义)。
    • 20.
      哀吊释义:⒈亦作“哀吊”。慰问;抚慰。⒉用作对死者的哀悼。⒊见“哀弔”。

哀悼造句

1.举国上下沉痛哀悼在灾难中遭遇不幸的同胞。

2.父亲死了,他披麻戴孝,以尽哀悼之情。

3.清明时节细雨飘,青松郁郁草丰茂。泪流千行纸钱烧,临坟烧香寄哀悼。伏地叩首意难平,迎风酹酒思绪绕。人间何事最重要,孝敬亲人要趁早。

4.同学们沉痛哀悼在救火中牺牲的消防战士。

5.哭,不等于认输,哭有时是对不幸的哀悼,有时是对情绪的发泄。

6.哭泣,不等于认输,有时是对不幸的哀悼,有时是对情绪的发泄。

7.全国人民沉痛哀悼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8.全国人民对领袖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9.我们沉痛哀悼这位老人的逝世。

10.为去世的同胞表示哀悼

11.同学们肃立在灵堂前,对老红军于爷爷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12.哀悼她的心,但你将她燃为灰烬。

13.昨天,刘爷爷与世长辞了,回想起他老人家对我们的疼爱,咱们几个到他家去表示一下哀悼之情吧!

哀悼(a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哀悼是什么意思 哀悼读音 怎么读 哀悼,拼音是āi dào,哀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哀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