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 [liàng xíng]
1. 法院依照法律,根据罪犯的罪行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程度及认罪态度而裁定刑罚类型。
英[determine what punishment to give;]
量刑 引证解释
⒈ 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性质,分析犯罪的原因、目的、手段和对社会危害程度,并参照犯罪者的认罪表现,按照法律判处应得的刑罚。
国语词典
量刑 [liàng xíng]
⒈ 法官审理案件时,根据罪行轻重及犯罪者的动机、认罪表现,根据法律裁定刑罚。
例如:「被告乃自卫杀人,请法官从轻量刑。」
量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刑去刑释义:用刑罚遏止刑罚,意指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 2.
八议释义:中国古代刑法对于八种人予以特权的制度。 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为辅佐皇帝的能人;“功”指有大功勋的人;“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两品以上的人;“勤”指勤劳之士;“宾”指国宾。这八种人犯死罪,不能直接定罪量刑,要上报朝廷,集体审议后再报请皇帝裁决。唯犯“十恶”罪则不适用此规定,即所谓“十恶不赦”。
- 3.
刺宥释义:指量刑的宽严。刺,杀。宥,宽。
- 4.
坦白从宽释义:是法院或检察院对职务犯罪案件用于量刑的情节认定内容。 常用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一般用于警察或律师对于犯罪者说的。
- 5.
帖例释义:帖附前例。 谓依前例量刑。
- 6.
意指为狱释义:意指:意之所在;狱:监狱。 不依据法律,只以上司的意图量刑判罪。
- 7.
拟断释义:量刑判罪。
- 8.
故出人罪释义:谓量刑时故意开脱或轻判。
- 9.
故出入人罪释义:谓量刑不当,故意增减刑罚。
- 10.
杖架释义:度量刑杖长短的器具。
- 11.
犯罪动机释义: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与犯罪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目的是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则是之所以希望达到这种结果的内心活动。同样的犯罪目的,可以出自不同的犯罪动机。如故意杀人,其犯罪动机或为报仇,或为图财,或为灭口,等等。犯罪动机反映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在量刑上有一定意义。
- 12.
疑罪释义: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 13.
罪刑释义:罪情与量刑裁处。
- 14.
罪犯释义:指经人民法院定罪量刑,正在执行刑罚的人。 泛指有犯罪行为的人。
- 15.
议谳释义:⒈谓议罪量刑。 《旧五代史·唐书·罗贯传》:“崇韜 奏曰:‘贯 纵有死罪,俟欵状上奏,所司议讞,以朝典行之,死当未晚。’”宋 袁燮《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顾恐自时厥后,惩创往事,议讞之际,未免刻深。”⒉指判案文书。清 恽敬《上陈笠帆按察书》:“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 16.
评刑释义:⒈批评刑法。⒉判案,量刑。
- 17.
详刑慎罚释义:详明周密地量刑,慎重妥善地定罪。多指决狱审慎。
- 18.
贴断释义:对于量刑失当而轻判者,加重处罚或罚款以结案。
- 19.
钦恤释义:⒈见“钦恤”。⒉亦作“钦卹”。谓理狱量刑要慎重不滥,心存矜恤。语本《书·尧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南朝宋刘彧《宽刑诏》:“朕务存钦卹,每有矜贷。”唐白居易《止狱措刑策》:“至若尽钦恤之道,竭哀矜之诚,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此五者恤刑之法也。”宋曾巩《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臣与被德音,当宣上意,惟尽哀矜之理,庶符钦恤之心。”明李东阳《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况奉钦恤詔,正当蠲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