慑服 [shè fú]
1. 因恐惧而屈服。
例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这一番话却真正使我慑服。
英[submit because of fear;]
慑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慑伏”。因畏惧而屈服。
引《战国策·秦策三》:“赵 楚 慑服不敢攻 秦 者, 白起 之势也。”
《三国志·魏志·王脩传》:“孙氏 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伏。”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若伺隙溃我郡城,恐 吴 彭 二人莫能慑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牛 摘耳顿駡:‘何弃吾儿!’妇慑伏不敢少动。”
洪深 《走私》:“李 妻被他的枪慑服,垂着头,端了桌上调好的一盘面粉,进厨房做饭去。”
国语词典
慑服 [shè fú]
⒈ 因畏惧威势而屈服。
引《战国策·秦策三》:「赵、楚慑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
反顽抗
慑服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悦服释义:从心里佩服:他的高超见解令人悦服。
- 2.
顽抗释义:指(敌人)顽固地抗拒:负隅顽抗。
慑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剧释义:⒈犹繁杂。 唐 柳宗元《万年令裴府君墓碣》:“陟 万年 令,丛剧辨肃,谈宴终日,人视之若居冗官然。”清 钱谦益《太原府推官唐君墓志铭》:“又八年举进士,除 太原 府推官。太原 省会丛剧,奸利盘互,案治决遣,奋髥抵几,豪右莫不慑服。”⒉犹严重。形容程度深。《新唐书·杜中立传》:“答曰:‘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
- 2.
大凌小者释义:强大的慑服弱小的。
- 3.
威暴释义:慑服强暴。
- 4.
威服释义:⒈以威力慑服。《史记·秦始皇本纪》:“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后汉书·西域传序》:“由此察之,戎狄 可以威服,难以化狎。”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王闿运《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其在外者,如今 俄 夷诸邦有立国之本,可以德绥,可以威服者也。”⒉畏服。《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在事数岁,北边威服。”
- 5.
慑伏释义:见“慑服”。
- 6.
憺折释义:犹慑服。
- 7.
执服释义:慑服。因畏惧而服从。
- 8.
服畏释义:慑服畏惧。
- 9.
树上花开释义:“树上开花”之计,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真相,以便能出奇制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 10.
目摄释义:以严厉的目光使对方慑服。
- 11.
羁服释义:羁縻使慑服。
- 12.
訹惧释义:威胁慑服。
- 13.
郡吏释义:郡守的属官。《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延年 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赵元淑 以郡吏从班,见司徒而不拜。”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蛮判官盖郡吏,然蛮人慑服,惟其言是听。”
- 14.
震摄释义:震惊,慑服。 摄,通“慑”。
- 15.
震服释义:⒈慑服,畏惧屈服。⒉震惊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