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逮治 逮治的意思
dǎizhì

逮治

简体逮治
繁体
拼音dǎi zhì
注音ㄉㄞˇ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i dài,(1) 捉,捕,用于口语。【组词】:逮老鼠。逮蝗虫。(1) 到,及。【组词】:力有未逮。(2) 捉拿。【组词】:逮捕。逮系。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基本含义

逮捕并治理。

逮治的意思

逮治 [dǎi zhì]

1. 逮捕惩治。

逮治 引证解释

⒈ 逮捕惩治。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司请逮治 衡山王,天子不许,为置吏二百石以上。”
明 陈子龙 《皇明殉节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虞求徐公行状》:“即上所逮治大臣,未有六日即释去者。”
清 薛所蕴 《驿卒词》:“昨年偶尔悮一时,县官逮治驛卒死。”


国语词典

逮治 [dǎi zhì]

⒈ 缉捕治罪。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莽遣三公大夫逮治党与,连及郡国豪杰数千人,皆诛死。」


逮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恤释义:⒈国家的忧患、危难。 《左传·襄公四年》:“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牲。”清 钱谦益《毕封君八十寿序》:“太公 顾语府丞,停盃嘆息,必不以家乐而遗国恤。”⒉指帝后之丧。宋 岳飞《乞朝辞札子》:“适值国恤,随班入临。”《元史·仁宗纪一》:“朕以国恤方新,诚有未忍。”《清史稿·礼志十一》:“国恤期内薙髮,所司以闻,下部逮治。”
    • 2.
      寸蹏尺缣释义:喻收受小贿。 蹏,“蹄”的古字,兽蹄,缣,黄色的细绢。清 吴伟业《梅村诗话》:“貪吏放手無罰,而寸蹏尺縑,輒加逮治。”
    • 3.
      缇骑释义:⒈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贵官的随从卫队。汉 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后汉书·百官志四》:“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緹骑二百人。”王先谦 集解引 李祖楙 曰:“《説文》:‘緹,帛丹黄色。’盖执金吾骑以此帛为服,故名。”唐 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⒉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 明 代锦衣卫校尉,清 代步军衙门番役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緹骑按剑而前。”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三山街,緹骑狠,骤飞来,似鹰隼。”柯灵《<阿英散文选>序》:“
    • 4.
      逮治释义:逮捕惩治。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司请逮治 衡山王,天子不许,为置吏二百石以上。”明 陈子龙《皇明殉节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虞求徐公行状》:“即上所逮治大臣,未有六日即释去者。”清 薛所蕴《驿卒词》:“昨年偶尔悮一时,县官逮治驛卒死。”

逮治(da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逮治是什么意思 逮治读音 怎么读 逮治,拼音是dǎi zhì,逮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逮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