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戎士 戎士的意思
róngshì

戎士

简体戎士
繁体
拼音róng shì
注音ㄖㄨㄥ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óng,(1) 古代兵器的总称。(2) 军队,军事。【组词】: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3) 古代称兵车。【组词】:御戎。(4) 大。【组词】:戎功。(5) 称(方言,音如“农”)。【例句】:“戎有良翰”。(6)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组词】:西戎。戎狄。(7) 姓。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勇敢、忠诚、有战斗精神的士兵。

戎士的意思

戎士 [róng shì]

1. 将士;兵士。

戎士 引证解释

⒈ 将士;兵士。

《左传·成公二年》:“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而戎士冻飢。”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 青 躬率戎士,师大捷。”
明 宋濂 《胡公神道碑铭》:“城中民庐多为戎士所据,混淆而处。”


戎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宿耻释义:旧耻;积年的耻辱。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道祐有德兮,吴 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后汉书·班超传》:“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讎。”《旧唐书·房玄龄传》:“未经旬月,即拔 辽东,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雪往代之宿耻,掩 崤陵 之枯骨,比功较德,万倍前王。”
    • 2.
      戎士释义:将士;兵士。 《左传·成公二年》:“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而戎士冻飢。”《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 青 躬率戎士,师大捷。”明 宋濂《胡公神道碑铭》:“城中民庐多为戎士所据,混淆而处。”
    • 3.
      扬徽释义:⒈亦作“扬挥”。挥动军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乃徇曰:‘扬徽者,公徒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鉦而建黄鉞。”李善 注:“徽与挥古字通。”⒉喻征战。章炳麟《辨诗》:“铭者自名,器有题署,若士卒扬徽,死者题旌,下及楬木以记化居,落马以示毛物,悉铭之属。”
    • 4.
      游车释义:⒈指古代帝王游戏之车。⒉巡游之战车。《左传·宣公十二年》“使 潘党 率游闕四十乘”晋 杜预 注:“游闕,游车补闕者。”⒊指游览用的车辆。《国语·齐语》:“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之烈,戎士待陈妾之餘。”韦昭 注:“戎车,兵车也。游车,游戏之车也。”
    • 5.
      衣不曳地释义:衣衫短小不能曳地。 形容衣着朴素。《汉书·文帝纪赞》:“﹝ 文帝 ﹞身衣弋綈,所幸 慎夫人 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朴,爲天下先。”《晋书·苻坚载记上》:“是秋,大旱,堅 減膳徹懸,金玉綺繡皆散之戎士,後宫悉去羅紈,衣不曳地。”

戎士(ro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戎士是什么意思 戎士读音 怎么读 戎士,拼音是róng shì,戎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戎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