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访拿 访拿的意思
fǎng

访拿

简体访拿
繁体訪拿
拼音fǎng ná
注音ㄈㄤˇ ㄋ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访

fǎng,(1) 向人询问,调查。【例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2) 探问,看望。【组词】: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ná,(1) 用手取,握在手里。【组词】:拿笔。拿枪。(2) 掌握,把握。【组词】:拿主意。拿权。拿手。(3) 挟(xié)制。【例句】:拿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拿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4) 侵蚀,侵害。【例句】:让药水拿白了。(5) 逮捕,捉。【组词】:拿获。擒拿。拿问。(6) 攻下,占领。【例句】: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拿下来。(7)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例句】:我拿你当亲人看待。(8)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组词】:拿笔来写。

基本含义

指探访、走访、查访他人的情况。

访拿的意思

访拿 [fǎng ná]

1. 见“访拿”。

访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访拏”。搜捕。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然人人心恶之,在背后称恶人则指之,甚则遭访拏陷刑辟不得其死。”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除责令地方,一面收贮,一面访拿外, 李知县 斋戒了到城隍庙,虔诚祈祷。”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潘三哥 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国语词典

访拿 [fǎng ná]

⒈ 逮捕。

《儒林外史·第二〇回》:「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缉捕 追拿 跴缉 踩缉


访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捉拿释义:捉(犯人):捉拿凶手。捉拿逃犯。
    • 2.
      搜捕释义:搜查与案件有关的地方并逮捕有关的人:搜捕逃犯。
    • 3.
      缉捕释义:缉拿:缉捕在逃凶手。
    • 4.
      踩缉释义:亦作“跴缉”。犹追捕。《红楼梦》第九四回:“﹝ 王夫人 ﹞説着,便叫 凤姐儿 跟到 邢夫人 那边,商议跴缉不提。”《冷眼观》第三回:“只得大家公议,一面签差跴缉,一面电禀督抚请示。”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李 包 两君得供,会商之下,判姑准 官刘氏 请求,着具结将尸舁回家中自行棺殓,仰捕房跴缉凶手,务获解究。”
    • 5.
      追拿释义:犹追捕。

访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地方官释义:旧称主管地方政务的官员。如知府、知县等。清 李渔《奈何天·助边》:“禀老爷,那地方官説,年岁凶荒、民穷财尽,一毫也催徵不起,故此分文无解。”《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潘三哥 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袁世凯演义》第三回:“太监 李莲英 又象过去一样公开收受贿赂……甚至地方官每天所供的御膳也要纳‘宫门费’才肯递上去。”
    • 2.
      揭参释义:弹劾。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总论》:“上官媒揑有司之短长,跟胥播弄属役之过失,非以贪污揭参而挟诈,即以不法衙蠧而访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不多几天,省里来了委员,把姓 朱 的上了刑具,提回省里,原来已经揭参出去了。”李劼人《大波》第三章五:“这个克复 新津 的责任,大人最好是交给 朱统制,并且给他一个限期……违了限,就揭参他。”
    • 3.
      狂骋释义:谓胡作非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如监仓养济賑贫等项,罚其修葺捐助,以罄乃貲财,使不得有所恃而復思狂骋。但官切勿丝毫染指,以滋人口实。”
    • 4.
      画影图形释义:⒈摹绘人的形貌,古时用于悬赏缉捕逃犯。 ⒉平王悉从其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 5.
      访拏释义:见“访拿”。

访拿(fangn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访拿是什么意思 访拿读音 怎么读 访拿,拼音是fǎng ná,访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访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