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 [dào zhōu]
1. 指唐诗人元结。其晩年曾任道州刺史,故称。
道州 引证解释
⒈ 指 唐 诗人 元结。其晚年曾任 道州 刺史,故称。
引明 何良俊 《语林·伤逝》:“元鲁山 亡,族弟 道州 哭之至慟。”
道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米释义:按人口缴纳的税米。 《宋史·高宗纪四》:“己酉,詔 湖南 丁米三分之二均取於民田,其一取之丁口。”《文献通考·户口二》:“道州 丁米,每岁犹为二千石,人甚苦之。”
- 2.
七泉释义:指 道州(今 湖南 道县)东郊之 潓泉、淔泉、汸泉 等七个泉。
- 3.
东山起释义:同“东山再起”。唐 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 东山 起。”
- 4.
化性起僞释义: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杨倞 注:“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伪也。”《宋史·蔡元定传》:“元定 简学者 刘礪 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謫 道州。”罗惇曧《文学源流》:“宋 儒排 荀子 性恶甚力,……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实暗用 荀子 化性起伪之意。”
- 5.
峿台释义:台名。 在 湖南 祁阳县 西南 浯溪 上,唐 元结 任 道州 刺史时筑,并撰有《峿台铭》云:“湘 渊清新,峿臺 陗崚。登臺长望,无远不尽。”
- 6.
戟槊释义:亦作“戟矟”。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情上李相公十六韵》:“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唐 王建《和胡将军寓直》:“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鉤栏。”《宋史·舆服志二》:“太宗 淳化 二年,詔诸道州、府、军、监奏乞鼓角戟矟。”
- 7.
抔饮释义:以手掬水而饮。 《礼记·礼运》:“污尊而抔饮,蕢桴而土鼓。”孔颖达 疏:“以手掬之而饮,故云抔饮。”宋 苏轼《武昌西山》诗:“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金 元好问《舜泉效远祖道州府君体》诗:“便为泉上叟,抔饮终残年。”
- 8.
抚字催科释义: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 9.
木夹释义:⒈古代传递并保护文书用的木制夹板。《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三年》:“蛮 遣 瑶 还,递木夹以遗 駢。”胡三省 注:“递牒以木夹之,故云木夹。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绍兴 元年,安南 与 广西 帅司及 邕 通信问,用两漆板夹繫文书,刻字其上,谓之木夹。按 宋白《续通典》,诸道州府巡院传递敕书,皆有木夹,是中国亦用木夹也。”⒉木制的衣夹。中有小弹簧,日常所用。
- 10.
末眷释义:谓眷顾。唐 韦嗣立《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诗:“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唐 杜甫《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仇兆鳌 注引 张綖之 曰:“奉末眷,蒙眷顾也。”
- 11.
睨然释义:高视貌。唐 刘禹锡《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及壮,见里中儿年齿比者,必睨然武健可爱,羞己之不如。”
- 12.
矮奴释义:为奴之侏儒。唐 白居易《道州民》诗:“道州 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餘。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 道州 任土贡。”《旧唐书·隐逸传·阳城》:“道州 土地产民多矮,每年常配乡户贡其男,号为‘矮奴’。”
- 13.
笔仗释义:⒈谓书画诗文的风格。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五娘相会》:“细端详,这是谁笔仗,覷着他,教我心儿好感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元结 在 道州 诸作,笔仗遒劲,充以时事,可诵可謡,其体极雅。”⒉笔战。萧乾《鱼饵·论坛·阵地》:“我谈到《文艺》的一个特点:不登杂文,刊物上不打笔仗。”
- 14.
简质释义:简朴。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永寧 大僕 东郡 张阁 以简质闻。”唐 刘知几《史通·序例》:“嶠 言辞简质,叙致温雅,味其宗旨,亦 孟坚 之亚歟?”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仁宗 圣性恭俭。至和 二年春,不豫。两府大臣日至寝阁问圣体,见上器服简质。”清 张英《读元道州贼退示官吏诗慨然有作》诗:“我爱 元次山,诗篇独简质。”
- 15.
红颜桃花释义:释意指年轻人的红润的脸色。唐 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 16.
芒洋释义:⒈亦作“茫洋”。亦作“芒羊”。遨游驰骋、行动自如貌。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圣人无常心》:“当此之时,溷沉太虚,霑溺至和,民忘心意,芒洋浮游,失其所恶,而获其所求。”唐 韩愈《杂说》之一:“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唐 刘禹锡《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王公神道碑》:“今夫以文学芒洋当世者,谁如 华卿,庸自弃邪?”⒉辽阔无边貌。唐 柳宗元《与吕道州论<非国语>书》:“其言本儒术,则迂迴茫洋,而不知其适。”明 高启《槎轩记》:“或乘洪涛,东入於海,茫洋浩汗,莫得知其所极。”清 方苞《与吕宗华书》:“是书卷
- 17.
讪怒释义:讪毁斥责。唐 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余勇不自制,以当后世之訕怒,輒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谬,凡为六十七篇,命之曰《非国语》。”明 李东阳《政难赠杨质夫》:“丁政之弊,力起頽废,遭訕怒而不悔,不逾年以忧去,未竟也。”
- 18.
进丁释义:谓增加服役的适龄男子。 《北史·裴蕴传》:“是岁 大业 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宋史·食货志上二》:“嘉祐 四年,復命转运司裁定 郴、永、桂阳、衡、道州 所输丁米及钱绢杂物,无业者弛之,有业者减半;后虽进丁,勿復增取。”
- 19.
进送释义:犹进献。唐 白居易《道州民》诗:“道州 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餘。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 道州 任土贡。”
- 20.
逋税释义:欠交的租税。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赐郡中居人压死者棺钱,人三千,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李贤 注:“逋税,谓欠田租也。”《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以 吴王 之命,悉蠲 天祐 十三年以前逋税,餘俟丰年乃输之。”胡三省 注:“谓 天祐 十四年逋租也。”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道州祠堂》:“比年 吴中 奏销逋税,唐荆川、繆西谿 诸公,名列官户,亦不免云。”亦指拖欠租税。宋 叶适《林伯和墓志铭》:“迄 伯和 去,无以逋税受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