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寓目 寓目的意思

寓目

简体寓目
繁体
拼音yù mù
注音ㄩˋ ㄇ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例句】:寓公(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等人)。寓居。寓所。寓舍。寓邸。(2) 住的地方。【组词】:公寓。客寓。(3) 寄托。【组词】:寄寓。寓目(过目)。寓言(a.有所寄托的话;b.用来说明某个道理的小故事)。寓意(语言文字中所寄托或暗含的意思)。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基本含义

指景色美丽、壮丽,令人赞叹和陶醉。

寓目的意思

寓目 [yù mù]

1. 看一下,过目。

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这些情况我都大概寓目。

[look over;]

寓目 引证解释

⒈ 犹过目;观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玉 使 鬭勃 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軾而观之, 得臣 与寓目焉。’”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仙舟上天》:“仰空寓目,见一舟凌虚直上。”
陈毅 《与阿英信》:“平生新旧剧寓目不多。”


国语词典

寓目 [yù mù]

⒈ 注目、过目。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文选·左思·吴都赋》:「于是弭节顿辔,齐镳驻跸,徘徊倘佯,寓目幽蔚。」

观看


寓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观看释义:特意地看;参观;观察:观看景物。观看动静。观看足球比赛。

寓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会释义:⒈旧时在京同乡官吏及文人的集会。 宋 赵昇《朝野类要·馀记》:“诸处士、大夫同乡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学,相聚作会曰乡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⒉乡试与会试的并称。清 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恶世俗所奉讲章及乡会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胡朴安《<中国文学史>序》:“纂‘六经’,兼收诸儒之説;开四库,网罗列代之书。又復设乡会之科,创鸿词之举。”
    • 2.
      天钟释义:⒈上天钟秀,上天所赋予。唐 薛能《桃花》诗:“秀气自天钟,千年易难逢。”明 无名氏《赠书记·旅病托栖》:“又兼他明敏天钟,诗书寓目都成诵。”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五六:“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 苏州。”⒉见“天鐘”。⒊亦作“天钟”。道家的一种叩齿法。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参见“天鼓”。
    • 3.
      寓目释义:过目:室内展品我已大致寓目。
    • 4.
      秽黩释义:污浊;淫乱。 《宋书·萧思话传》:“﹝ 萧思话 ﹞所至虽无皦皦清节,亦无秽黷之累。”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金瓶梅》:“去年抵輦下,从 邱工部 六区(志充)得寓目焉,仅首卷耳,而秽黷百端,背伦灭理,几不忍读。”
    • 5.
      耽读释义:谓极好读书。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耽读翫市,寓目囊箱。”元 吴师道《目疾谢柳道传惠药》诗:“学书信宿习,耽读亦本性。”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一:“有时是自暴自弃的朝堕落的路径上走,有时又只好耽读一些古代文学和小说传奇一类的东西。”
    • 6.
      蒿蓬释义:⒈蒿和蓬。 泛指杂草。晋 陶潜《咏贫士》之六:“仲蔚 爱穷居,遶宅生蒿蓬。”明 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诗:“良田半作龟兆坼,秔稻日夕成蒿蓬。”清 顾炎武《劳山歌》:“古言 齐国 之富 临淄 次 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⒉草野。《南史·梁武烈世子方等传》:“生在蒿蓬,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金 元好问《光武台》诗:“当年 赤帝 孙,提剑起蒿蓬。”清 孙枝蔚《旅兴》诗之三:“寓目增黽勉,慨焉念蒿蓬。”
    • 7.
      藏龙卧虎释义: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本是描写景物。后多用来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 8.
      蛮毡释义:亦作“ 蛮氊 ”。我国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产的毛毡。 宋 苏轼 《郭纶》诗:“我当凭軾与寓目,看君飞矢射蛮氊。”一本作“ 蛮毡 ”。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出西南诸蕃,以 大理 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毡。” 宋 陆游 《醉眠曲》:“一杯一杯意忽倦,径拨纸帐投蛮毡。”
    • 9.
      连峰释义:亦作“连峯”。 连绵的山峰。南朝 宋 谢灵运《会吟行》:“连峯竞千仞,背流各百里。”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横阶仍凿涧,对户即连峰。”宋 苏辙《游太山·四禅寺》诗:“古寺依巖根,连峯转相揖。”郭沫若《断断集·青年与文化》:“这种进展,就好像连峰一样,一个峰头接上一个更高的峰头。”
    • 10.
      通辞释义:⒈呈递书面意见。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大明 时,资供丰厚,而用常不足,赊市百姓物,无钱可还。民有通辞求钱者,輒题后作‘原’字。”⒉传达话语。《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唐 贾公彦 疏:“未行纳采已前,男父先遣媒氏女氏之家,通辞往来,女氏许之,乃遣使者行纳采之礼。”唐 元稹《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九尾龟》第十八回:“只见他盈盈欲语,羌巧笑以含情;怯怯回眸,欲通辞而未敢。”
    • 11.
      閲武释义:讲习武事。《晋书·虞溥传》:“溥 从父之官,专心坟籍。时疆埸閲武,人争视之,溥 未尝寓目。”《宋史·礼志二四》:“閲武,仍前代制。太祖、太宗 征伐四方,亲讲武事,故不尽用定仪,亦不常其处。凿讲武池 朱明门 外以习水战。復筑讲武臺城西 杨村,秋九月大閲,与从臣登臺观焉。”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某乃 冀王 袁绍 是也,动而能文,长而閲武,自为官以来,累立战功。”《明史·太祖纪三》:“二月壬午,閲武。”
    • 12.
      鸣玉溪释义:亦作“鸣玉谿”。水名。蜀中 名胜之一。故址在今 四川省 忠县 西。溪流水声溅溅如鸣佩玉,故称。明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忠州》:“溪在治西二里,发源 西厓水,声如佩玉…… 宋 钱求之 诗云:‘鸣玉溪 边堪寓目,木莲洞 下更关情。忠州 好景无人説,祇得孤城小市民。’”

寓目(yu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寓目是什么意思 寓目读音 怎么读 寓目,拼音是yù mù,寓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寓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