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修养 修养的意思
xiūyǎng

修养

简体修养
繁体修養
拼音xiū yǎng
注音ㄒㄧㄡ ㄧ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yǎng,(1) 抚育,供给生活品。【组词】: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组词】:养花。养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组词】:养子。养父。养母。(5) 教育,训练。【组词】:培养。教养。(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组词】: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 保护修补。【组词】:养路。

基本含义

修养是指通过学习和培养自己的品德、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得到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修养的意思

修养 [xiū yǎng]

1. 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 form one’s mind; ]

2. 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文化修养。

[ accomplishment; training; understanding; cultivation; ]

3. 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加强修养。

[ self-cultivation; ]

4. 智力,性格。

揭示作者修养的文学主题。

[ view; ]

修养 引证解释

⒈ 指道家的修炼养性。

唐 吕岩 《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柳公权 书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虽非神仙,而年过百龄者时所恒有,亦修养之明徵也。”

⒉ 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近思录·为学》引 宋 程颐 :“修养之所以引年……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琴谱序》:“续 杏坛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养也。”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

⒊ 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不过他不愿将这些他得意的成绩拿去发表,因为只能给一伙没有修养的人作嘲讽的谈资的。”
《花城》1981年第2期:“高连生 还显得很有修养,虽然受到一大群人的围攻,有的甚至出言不逊,他还是和颜悦色,细雨和风。”

⒋ 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再加一点文化知识,和更多的政治修养,他能成为一个好区委书记。”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九章:“比起一般知识和文学修养来,她都不如 林道静。”

⒌ 学习,仿效。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
阿英 《<现代名家随笔丛选>序记》:“在本书之外应尽量的搜求时间更近的更有力量的随笔供给自己修养,那些作品会更有力的帮助你。”

⒍ 休息调养。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除去浮花,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鲁迅 《书信集·致沉雁冰》:“现已交秋,或者只我独去旅行一下,亦未可知。但成绩恐亦未必佳,因为无思无虑之修养法,我实不知道也。”
王西彦 《乡下朋友》:“去年你在信里说要到乡下来修养身体,我就想,他一定有点什么都市病。”


国语词典

修养 [xiū yǎng]

⒈ 修治涵养使学问道德臻于精美完善。

元·张养浩〈寿子〉诗:「由弗修养,道乃违叛。 」
《红楼梦·第五三回》:「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祀祖已完,他便 仍出城去修养。」

⒉ 品德、风度。

如:「他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

素养


修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素养释义:平日的修养:艺术素养。

修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释义:“为”念作wéi,是“修养,修为”的意思。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常被误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 2.
      一般见识释义:同样的见识、修养。 不跟知识、修养较差的人争执,叫做不跟他一般见识。
    • 3.
      三年不目月释义:三年不见日月,精神不振,眼睛朦胧。比喻懒于修养,不求进取。
    • 4.
      三花聚顶释义: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 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 5.
      业德释义:谓修养德性。
    • 6.
      主敬释义:中国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
    • 7.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8.
      书香家庭释义:泛指有知识、有品德、有修养的传统家庭,且家庭成员喜爱阅读,阅读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 9.
      事无不可对人言释义: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公开。语出《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六:“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
    • 10.
      人师难遇释义:人师:修养很高可以为人师表者。在德行上可以做师表的人是不容易遇到的。
    • 11.
      人格美释义: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 12.
      以史为鉴释义: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应该说很多人都是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的。
    • 13.
      以德为邻释义:比喻要加强修养,讲求道德。
    • 14.
      佩慰释义:⒈钦佩和欣慰。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检讨一年来的工作》:“这种大公无私的诚恳坦白的态度,使我感到最大的佩慰,使我对于本店事业的前途感到最大的乐观。”⒉钦佩和慰问。《新华日报》3:“我们在此仅站在 中国 人民的地位,对这位远来的历年主张援 华 的盟国贵宾,披沥我们热烈的欢迎之意,真挚的佩慰之情。”
    • 15.
      依仁游艺释义: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 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 16.
      修养释义:⒈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理论修养。文学修养。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⒉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这人有修养,从不和人争吵。
    • 17.
      修名释义:⒈美好的名声。⒉匡正名分。⒊循名,依照名称。⒋加强修养以求名誉。⒌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 18.
      修尚释义:提高品德修养。
    • 19.
      修德释义:⒈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舜、周、孔 虚失愉乐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⒉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 20.
      修慎释义:谓注重修养,处世谨慎。

修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释义:“为”念作wéi,是“修养,修为”的意思。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常被误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 2.
      一般见识释义:同样的见识、修养。 不跟知识、修养较差的人争执,叫做不跟他一般见识。
    • 3.
      三年不目月释义:三年不见日月,精神不振,眼睛朦胧。比喻懒于修养,不求进取。
    • 4.
      三花聚顶释义: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 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 5.
      业德释义:谓修养德性。
    • 6.
      主敬释义:中国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
    • 7.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8.
      书香家庭释义:泛指有知识、有品德、有修养的传统家庭,且家庭成员喜爱阅读,阅读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 9.
      事无不可对人言释义: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公开。语出《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六:“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
    • 10.
      人师难遇释义:人师:修养很高可以为人师表者。在德行上可以做师表的人是不容易遇到的。
    • 11.
      人格美释义: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 12.
      以史为鉴释义: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应该说很多人都是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的。
    • 13.
      以德为邻释义:比喻要加强修养,讲求道德。
    • 14.
      佩慰释义:⒈钦佩和欣慰。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检讨一年来的工作》:“这种大公无私的诚恳坦白的态度,使我感到最大的佩慰,使我对于本店事业的前途感到最大的乐观。”⒉钦佩和慰问。《新华日报》3:“我们在此仅站在 中国 人民的地位,对这位远来的历年主张援 华 的盟国贵宾,披沥我们热烈的欢迎之意,真挚的佩慰之情。”
    • 15.
      依仁游艺释义: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 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 16.
      修养释义:⒈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理论修养。文学修养。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⒉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这人有修养,从不和人争吵。
    • 17.
      修名释义:⒈美好的名声。⒉匡正名分。⒊循名,依照名称。⒋加强修养以求名誉。⒌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 18.
      修尚释义:提高品德修养。
    • 19.
      修德释义:⒈修养德行。《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 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僕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 尧、舜、周、孔 虚失愉乐耳。”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⒉行善积德。《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説好劝人归善道,算来修德积阴功。”
    • 20.
      修慎释义:谓注重修养,处世谨慎。

修养造句

1.作家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文人无行的现象必须制止。

2.此外,修养还要坚持表里如一的标准。

3.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4.他缺乏古代文学的修养,勉强作旧体诗,结果画虎类狗,不伦不类。

5.我们青年人应该提高道德修养,决不能为非作歹。

6.每个同志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惩仇窒欲,克己奉公。

7.党同伐异和自我修养是很遗憾在日本很普遍。

8.修养到家的人,自然出生入死无不自得。

9.年过四十而不惑,个人修养已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我把功名利禄都看得很平淡了。

10.他是一个知识层次很高,很注意个人修养的人,在家里怎么会唯我独尊呢?

11.有的人缺乏修养,喜欢在电影院大呼小叫。

12.对别人的失误幸灾乐祸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对别人的成功嫉妒挑剔是缺才少德的暴露。

13.他待人接物都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

14.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加强思想修养,怀瑾握瑜,应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努力目标。

15.不加强艺术修养,不深人体验生活,创作水平就会每况愈下。

16.一个画家要有很高的诗歌修养,才能达到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17.我们要求师范学校的每个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品德修养,以免将来误人子弟。

18.他很看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把名与利当作过眼云烟。

19.长得那么美那么帅气,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

20.谦让是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它是一种适合大家的素养,更是一种修养

修养(xiu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修养是什么意思 修养读音 怎么读 修养,拼音是xiū yǎng,修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修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