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野 四野的意思

四野

简体四野
繁体
拼音sì yě
注音ㄙˋ 一ㄝ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yě,(1) 郊外,村外。【组词】: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2) 界限,范围。【组词】:分野。视野。(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组词】:朝野。下野。在野。野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组词】:野蛮。粗野。(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组词】:野心。(6) 不受约束。【例句】:心玩儿野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组词】: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基本含义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

四野的意思

四野 [sì yě]

1. 四周广阔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闻四野。
雪后,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vast expanse of open ground;]

四野 引证解释

⒈ 四方的原野。亦泛指四方,四处。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南齐书·柳世隆传》:“遂四野百县,路无男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
唐 王建 《早发金堤驿》诗:“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此时望重朝班,名闻四海。”
华山 《大戈壁之夜》:“四野的花岗岩,鲜亮如火。”

⒉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简称。


国语词典

四野 [sì yě]

⒈ 四方的原野。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二》:「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四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北野战军释义:见“第四野战军”。
    • 2.
      四野释义: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四野茫茫,寂静无声。
    • 3.
      打草谷释义: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 已灭 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4.
      游都释义:梦走四野,游都远行。
    • 5.
      漫漫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漫漫长夜。路途漫漫。四野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漫漫白雪。
    • 6.
      灾伤释义: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 《晏子春秋·谏上八》:“姦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諂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宋 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熙寧 之灾伤,本缘天旱米贵。”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明 于谦《荒村》诗:“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 7.
      第四野战军释义:解放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原称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改编为东北 野战军。1949年春整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1948年发动辽沈战役,歼敌 47万人,解放了全东北。接着,挥师入关,同华北野战军一道发动平津战役,攻克天津,解放北平。1949年5月又横渡长江,解放武汉、长沙。9月至12月参加解放广东、广西战役。后第四野战军一部又参 加了西南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
    • 8.
      赫烈释义:⒈显著盛多貌;显赫貌。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戴赫烈之宠。”唐 吴筠《览古》诗之十四:“楚穆 肆巨逆,福柄奚赫烈。”⒉炽烈;猛烈。唐 储光羲《效古》诗之一:“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唐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足下勤奉养,寧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吕氏 几移 汉 祚,武瞾 遂斩 唐 宗,其始不过以色举耳,而祸之赫烈,岂虞其至此!”
    • 9.
      趁浪逐波释义:亦作“趂浪逐波”。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三折:“四野如懸鏡,不是我趁浪逐波,我待要洗耳獨清。”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一心待趂浪逐波,恣情的妙舞清歌。”
    • 10.
      野战军释义:⒈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用的对执行全国机动作战任务的陆军部队的称谓。与“地方军”相对。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机动作战任务的战略战役军团。是作战部队最高一级建制单位,由若干个兵团或军组成,隶属于中央军委。如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等。
    • 11.
      阒然释义: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四野阒然。
    • 12.
      风起释义:⒈风刮起来。晋 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唐 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⒉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匈奴 饮马於 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四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北野战军释义:见“第四野战军”。
    • 2.
      四野释义: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四野茫茫,寂静无声。
    • 3.
      打草谷释义: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 已灭 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4.
      游都释义:梦走四野,游都远行。
    • 5.
      漫漫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漫漫长夜。路途漫漫。四野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漫漫白雪。
    • 6.
      灾伤释义: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 《晏子春秋·谏上八》:“姦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諂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宋 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熙寧 之灾伤,本缘天旱米贵。”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明 于谦《荒村》诗:“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 7.
      第四野战军释义:解放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原称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11月改编为东北 野战军。1949年春整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1948年发动辽沈战役,歼敌 47万人,解放了全东北。接着,挥师入关,同华北野战军一道发动平津战役,攻克天津,解放北平。1949年5月又横渡长江,解放武汉、长沙。9月至12月参加解放广东、广西战役。后第四野战军一部又参 加了西南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
    • 8.
      赫烈释义:⒈显著盛多貌;显赫貌。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戴赫烈之宠。”唐 吴筠《览古》诗之十四:“楚穆 肆巨逆,福柄奚赫烈。”⒉炽烈;猛烈。唐 储光羲《效古》诗之一:“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唐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足下勤奉养,寧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乃今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吕氏 几移 汉 祚,武瞾 遂斩 唐 宗,其始不过以色举耳,而祸之赫烈,岂虞其至此!”
    • 9.
      趁浪逐波释义:亦作“趂浪逐波”。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三折:“四野如懸鏡,不是我趁浪逐波,我待要洗耳獨清。”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一心待趂浪逐波,恣情的妙舞清歌。”
    • 10.
      野战军释义:⒈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用的对执行全国机动作战任务的陆军部队的称谓。与“地方军”相对。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机动作战任务的战略战役军团。是作战部队最高一级建制单位,由若干个兵团或军组成,隶属于中央军委。如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等。
    • 11.
      阒然释义: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四野阒然。
    • 12.
      风起释义:⒈风刮起来。晋 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唐 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⒉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匈奴 饮马於 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四野造句

1.吻夕阳余辉,爱溢出温柔的眼眸;望四野安详,激情飞上诗句;听黄河汩汩,载无数苦难历史;观河沙沉沉,积淀多少回忆。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浓香四野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4.缀满花枝的花蕾,先是吻尽春风,接着吮吸夏雨,最后吐蕊绽放香溢四野

5.环顾四野,苍茫的夜色中,呼伦贝尔草原植被的件件黑衣,都披散在他们的身边。

四野(siy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四野是什么意思 四野读音 怎么读 四野,拼音是sì yě,四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