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 [móu gōng]
1. 谓谋划进攻之事。
谋攻 引证解释
⒈ 谓谋划进攻之事。
引《孙子·谋攻》:“必以全争於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梅尧臣 注:“全争者,兵不战,城不攻,毁不久,皆以谋而屈敌,是曰谋攻,故不钝兵利自完。”
谋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欲释义:⒈同心;同一愿望。《左传·襄公二十年》:“书曰:‘蔡 杀其大夫 公子燮’,言不与民同欲也。”《左传·昭公四年》:“求逞於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孙子·谋攻》:“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⒉有共同愿望的人。《左传·成公二年》:“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 2.
百战百胜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3.
知己知彼释义:也说知彼知己。 《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 4.
谋取私利释义:谋取主要是指设谋攻取、设法取得,通俗理解就是通过合法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 5.
距堙释义:亦作“距闉”。 靠近敌城所筑的土丘。借以观察城内虚实,并可登城。《孙子·谋攻》:“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曹操 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杜牧 注:“距闉者,积土为之,即今之所谓垒道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明镐 以 贝州 城峻,不可攻,谋筑距闉,度用工二万人,期三十日可与城齐。”清 姚椿《舟过长寿感赋》诗:“寇来何坦如,不用设距堙。”
- 6.
轒牀释义:轒輼的别称。《孙子·谋攻》“修櫓轒輼”三国 魏 曹操 注:“轒輼者,轒牀也。轒牀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参见“轒輼”。
- 7.
轒輼释义:古代的战车。用于攻城。《孙子·谋攻》:“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杜牧 注:“轒輼,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所谓木驴是也。”唐 沉佺期《塞北》诗之一:“朔风吹汗漫,飘砾洒轒輼。”《水浒传》第九二回:“宋江 传令,修治轒輼器械,準备攻城。”清 魏源《城守篇·守备上》:“轒輼木驴旱船之属,皆防上而不防下,守城者每无如何,则任其挖掘。”一说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用的战车。《文选·扬雄<长杨赋>》:“碎轒輼,破穹庐。”李善 注引 应劭 曰:“轒輼,匈奴 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