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伺隙 伺隙的意思

伺隙

简体伺隙
繁体
拼音sì xì
注音ㄙˋ ㄒ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 cì, ◎ 观察,侦候。【组词】:窥伺。伺机。伺察。伺应(yìng )(等候响应)。 ◎ 〔伺候〕a.在人身边供使唤;b.照料饮食起居(“候”均读轻声)。

xì,(1) 裂缝。【例句】:隙罅(裂缝)。缝隙。隙大而墙坏。(2) 感情上的裂痕。【组词】:隙嫌。有隙。仇隙。(3) 闲,空。【例句】:隙地(空地)。农隙。(4) 机会,空子。【组词】:乘隙。(5) 际,接近。【例句】:“北隙乌丸、夫馀”。

基本含义

等待时机、窥伺时机

伺隙的意思

伺隙 [sì xì]

1. 窥测可乘之机。

伺隙进攻。

[watch for one's chance;]


国语词典

伺隙 [sì xì]

⒈ 侦察可趁的机会。

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间伺隙。」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乌鲁木齐遣犯刘刚,骁健绝伦,不耐耕作,伺隙潜逃。」

俟机


伺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拳鬭释义:拳击搏斗。 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况且即是笔战,就也如别的兵战或拳斗一样,不妨伺隙乘虚,以一击制敌人的死命。”
    • 2.
      极陈释义:尽力上言。《汉书·杜邺传》:“臣闻 禽息 忧国,碎首不恨;卞和 献寳,刖足愿之。臣幸得奉直言之詔,无二者之危,敢不极陈!”《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愿留五千兵,累表不报。即极陈 南詔 伺隙久,有十必死状。朝廷昏肆,不省也。”《明史·赵彦传》:“三年八月召代 董汉儒 为兵部尚书,极陈边将剋餉、役军、虚伍、占马诸弊,因条列综核事宜。”
    • 3.
      矙瑕伺隙释义:窥伺对方空隙。清 薛福成《论不勤远略之误》:“數十年來,中國 不勤遠略之名聞於外洋,各國莫不欲奪我所不争,乘我所不備,矙瑕伺隙,事端遂百出而不窮。”
    • 4.
      窥觎释义:伺隙图谋。
    • 5.
      逋叛释义:叛逃。 亦指叛逃之人。《宋书·袁豹传》:“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间,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 蛮獠,摇荡我疆垂。”《梁书·武帝纪下》:“所讨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南史·循吏传·孙廉》:“或有身殞战场,而名在叛目,监符下讨,称为逋叛,録质家丁。”
    • 6.
      逻卒释义:亦作“逻倅”。 巡逻的士兵。《新唐书·温庭筠传》:“丐钱 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宋 洪迈《夷坚支志景·王武功妻》:“久而稍听其出入,遂伺隙告逻卒,执僧到官,伏其辜。”清 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訶,手持一尺符,予钱方得过。”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半夜敲门不喫惊,始可日间睡觉,不则一闻剥啄,即是逻倅到门矣。”
    • 7.
      闚觎释义:伺隙图谋。 《后汉书·河间孝王开传》:“谋图不轨,闚覦神器,怀大逆心。”《晋书·袁瓌传》:“论者恐大军既西,胡必闚覦,此又似是而非。”《魏书·高闾传》:“苛慝不生,上下无怨,姦巧革虑,闚覦絶心。”
    • 8.
      闲衅释义:亦作“閒舋”。亦作“间衅”。伺隙;乘隙。

伺隙(s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伺隙是什么意思 伺隙读音 怎么读 伺隙,拼音是sì xì,伺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伺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