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嫔 [jiǔ pín]
1. 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
九嫔 引证解释
⒈ 宫中女官。也是帝王的妃子。历代王朝多有九嫔之制。 晋 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 唐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见《晋书·舆服志》、《新唐书·后妃传上》。
引《周礼·天官·内宰》:“九嬪掌妇学之灋,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於王所。”
《礼记·昬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国语词典
九嫔 [jiǔ pín]
⒈ 古代帝王的妃子。历代均有此制,然名称不尽相同。如唐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
⒉ 职官名。周制宫中的女官,掌妇学之法。见《周礼·天官·内宰》。
九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室释义:⒈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周礼·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郑玄 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贾公彦 疏:“此九嬪之九室与九卿九室相对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处;则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处。”⒉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王聘珍 解诂:“《隋书·牛弘传》引 蔡邕《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⒊即九庙。天子的祖庙。唐 杜甫《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舆即以是日致斋於九室。”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
- 2.
九御释义:⒈即九嫔。 《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 注:“九御,九嬪也。”详“九嬪”。⒉即女御。宫中女官,掌女工及侍御之事。共八十一人,分九组轮流侍御,故称。《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九嬪,以妇职之法教九御。”郑玄 注:“九御,女御也。九九而御於王,因以号焉。”贾公彦 疏:“女御八十一人,九人为一属。属犹聚也。九人同时御,又同为丝枲之事。”孙诒让 正义:“九九而御於王,即《九嬪》注所谓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是也。”宋 苏轼《内中御侍以下贺皇太后年节词语》:“仪型九御,恭俭闻于遐邇。”
- 3.
修容释义:⒈修饰仪表。 《商君书·靳令》:“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唐 柳宗元《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为我谢子之舅氏,珠玉将至,得无修容乎!”⒉古代宫内女官名。为九嫔之一。始置于 三国 魏,南朝 宋 改为昭容。后代仍有置修容者,如 隋、宋 等。《宋书·后妃传》:“修容,魏文帝 所制。”宋 高承《事物纪原·嫔御命归·修容》:“魏文帝 始置修容,隋煬 帝参祥典故,復置之也。”《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二年》:“以婕妤 韦氏 为修容。”
- 4.
四蛇释义:四蛇有多重涵义:1、神话传说,守护颛顼帝和九嫔的四条蛇;2、佛教术语,四蛇来比喻“地水火风”;3、干支纪年里,以蛇命名的年月日时,即蛇年蛇月蛇日蛇时,地支为“巳年巳月巳日巳时”。
- 5.
小丧释义:指夫人以下,九嫔、世妇、女御、诸内人之丧。
- 6.
御见释义:谓后妃为皇帝所御幸。《周礼·天官·九嫔》“以时御叙于王所”汉 郑玄 注:“凡羣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嬪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徧云,自望后反之。”《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后无宠,希御见,唯 张倢伃 最幸。”《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 阴后 渐疎,每当御见,輒辞以疾。”《后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延熹 八年,邓太后 废,后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其冬,立为皇后,而御见甚稀,帝所宠唯采女 田圣 等。”
- 7.
昭媛释义:唐 代女官名。为九嫔之一。
- 8.
王所释义:⒈指燕寝,古代帝王休息安寝的处所。《周礼·天官·九嫔》:“九嬪掌妇学之灋……而以时御叙于王所。”郑玄 注:“王所息之燕寝。”《史记·周本纪》:“武王 至 周,自夜不寐,周公 旦 即王所曰:‘曷为不寐?’”⒉指行宫。《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惠栋《九经古义·穀梁传》:“王所者,犹 汉 时所谓行在所也。”唐 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华阳 黑水,昔称丑地,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
- 9.
鞠衣释义: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