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清 上清的意思
shàngqīng

上清

简体上清
繁体
拼音shàng qīng
注音ㄕㄤˋ ㄑ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qīng,(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组词】:清水。清泉。清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2) 安静,不烦。【组词】: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3) 单纯不杂。【组词】:清唱。清茶。(4) 明白,明晰。【组词】: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5) 一点不留,净尽。【组词】: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组词】:清理。清查。清点。清仓。(7) 详细登记。【组词】:清册。清单。(8) 公正,廉洁。【组词】:清廉。清正。清官。清绩。(9) 洁净,纯洁。【组词】:清洁。清爽。冰清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组词】: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组词】:清平。清泰。清和。(12) 中国朝代名。【组词】:清代。清宫秘史。(13) 姓。

基本含义

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上清的意思

上清 [shàng qīng]

1. 上天;天空。

2. 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

3. 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5. 唐柳珵《上清传》云,丞相窦参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上清入宫为婢,为之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

上清 引证解释

⒈ 上天;天空。

《汉书·扬雄传下》“不能撠胶葛” 唐 颜师古 注:“胶葛,上清之气也。”
唐 齐己 《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⒉ 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

《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上清、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 是也…… 灵宝君 治在 上清境,即 禹餘天 也。”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 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无飢,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昇上清也。”

⒊ 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唐 白居易 《酬赠李炼师见招》诗:“几年司諫直 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明 朱权 《荆钗记·荐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诚,亡妻滞水滨,愿神魂得上升。”

⒋ 唐 柳珵 《上清传》云,丞相 窦参 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 上清 入宫为婢,为之辩白, 上清 后果入宫,向 德宗 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 《通雅·称谓》:“婢亦谓之上清

柳珵 《上清传》, 温公 《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国语词典

上清 [shàng qīng]

⒈ 道家的三清境之一。即天界。亦泛指仙境。

唐·白居易〈梦仙〉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发白反黑,少者辟谷无饥,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升上清也。」

⒉ 泛称婢女。唐朝宰相窦参自知将为政敌所害,嘱其婢上清,将来入宫后,为其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申冤。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上清》。后泛指婢女。

明·方以智《通雅·卷一九·称谓》:「婢亦谓之上清。柳珵上清传,温公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上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三释义:⒈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太上老君授张道陵“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⒉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⒊犹言头绪、办法。⒋原由。
    • 2.
      三清释义:⒈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也。”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 玉帝 乡。”⒉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张挂三清,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⒊唐 殿名,在 长安 大明宫 内。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 垂拱,穆然紫极。”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宫 内有
    • 3.
      三清境释义: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
    • 4.
      三花树释义: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故名。见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槃多》。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餘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辨三花之树。”唐 李白《鸣皋歌奉饯丛翁清归五崖山居》诗:“去时应过 嵩少 间,相思为折三花树。”王琦 注:“三花树,即贝多树也。”明 王恭《寄上清王道人》诗:“心怀九转丹,梦绕三花树。”
    • 5.
      三辰仪释义: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
    • 6.
      上清宫释义:⒈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唐 代名 真仙观,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宫,元 改 正一 万寿宫,清 改称 大上清宫,简称 上清宫。“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传》第七二回:“李师师 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 上清宫,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⒉五代 前蜀 宫观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宫,塑 王子晋 像,尊以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 7.
      上清童子释义:古钱的别称。相传 贞观 年间,岑文本 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见 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古文钱》:“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
    • 8.
      上清观释义:即上清宫。详“上清宫”。
    • 9.
      乐游苑释义:⒈古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为 秦 时的 宜春苑,汉宣帝 时改建 乐游苑。唐 时,为 长安 士女游赏的胜地。《西京杂记》卷一:“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 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絶。”唐 李白《登乐游园望》诗:“独上 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靄靄,宫闕入烟云。”清 吴伟业《画兰曲》诗:“何似 杜陵 春禊饮,乐游原 上采兰人。”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境。南朝 宋武帝 所建。南朝 梁 沉约 有《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参见“乐游”。
    • 10.
      亲蚕释义:古礼。谓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韩诗外传》卷三:“先王之法,天子亲耕,后妃亲蚕,先天下忧衣与食也。”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一》:“午景帘櫳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天下百物皆出于农,我皇上躬耕,皇后亲蚕,董劝至矣。”参见“亲桑”。
    • 11.
      仙人箓释义: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唐 陈子昂《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唐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仙籙”。唐 钱起《幽居春暮书怀》诗:“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清 孔尚任《桃花扇
    • 12.
      仙圣释义:道家对得道成仙者或神仙的尊称。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上清 之游,真天下伟观哉!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壁皆当时所画,不能尽精。惟 隋 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丰臞妍怪,各各不同,非若近世绘仙圣者,一切为靡曼之状也。” 宋 王胄 《罗浮图志后跋》:“然洞天之本始,仙圣之源流,史传之纪载,幽居之隐沦,动植之灵异,前后之吟咏,不可以备知。”
    • 13.
      余残释义:⒈指残兵败卒。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前以 西山 陆梁,出兵平讨,会 麴义 餘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⒉指残年馀生。宋 叶适《谢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表》:“存留宿旧,閔惜餘残;非必选贤,示将假宠。”
    • 14.
      修边释义:从橡胶模制件、塑料模制件、金属铸件或工件边缘上清除溢料或毛刺。
    • 15.
      冰蚁释义:酒面上清澈的浮沫。 借指美酒。
    • 16.
      北门释义:⒈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唐 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明 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宋 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17.
      十赉释义:道教指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 见 南朝 梁 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其名目为:一、邑于 长阿 北坂 积金山 连石之乡;二、号为 栖静处士;三、四霤飞轩,厢廊侧屋;四、苍头一人;五、钢铁如意;六、笻竹锡仗;七、香炉一枚,熏陆副之;八、杯盘一具;九、大砚一面,笔纸副之;十、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唐 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之三:“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须加 陆逸冲。”自注:“十賚,犹人间九锡也。”宋 秦观《四时四首赠道流》诗之一:“上清欲问因何事,请看先生十賚文。”王国维《游仙》诗之二:“十賚文成九锡如,三千剑
    • 18.
      厘税释义:⒈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 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 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窃闻与 日本 议和,有割 奉天 沿边及 台湾 一省,补兵餉二万万两,及通商 苏 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⒉指厘捐及海关税。清 李鸿章《复蒋芗泉书》:“惟 沪 上……釐税所入,尽供 湘 淮 全军,东豫 数省剿 捻 之用。”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其餘釐税,除海关外
    • 19.
      厚报释义:⒈重重地酬答。《汉书·栾布传》:“於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唐 柳珵《上清传》:“竇 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 陆贄 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⒉优厚的酬劳。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当有厚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当有厚报。”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登里可汗 助 唐 内战,有战胜的威名,得马市的厚报。”
    • 20.
      古道释义:⒈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⒉古旧的路径。⒊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唐.李白《忆秦娥》

上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三释义:⒈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太上老君授张道陵“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⒉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⒊犹言头绪、办法。⒋原由。
    • 2.
      三清释义:⒈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此盖栖灵五岳,未驾夫三清者也。”唐 吕岩《七言》诗之四八:“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 玉帝 乡。”⒉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与同两个道童火攻道人,张挂三清,众家铺设齐备,动起法器。”⒊唐 殿名,在 长安 大明宫 内。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 垂拱,穆然紫极。”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宫 内有
    • 3.
      三清境释义: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
    • 4.
      三花树释义: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故名。见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槃多》。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餘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辨三花之树。”唐 李白《鸣皋歌奉饯丛翁清归五崖山居》诗:“去时应过 嵩少 间,相思为折三花树。”王琦 注:“三花树,即贝多树也。”明 王恭《寄上清王道人》诗:“心怀九转丹,梦绕三花树。”
    • 5.
      三辰仪释义: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
    • 6.
      上清宫释义:⒈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唐 代名 真仙观,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宫,元 改 正一 万寿宫,清 改称 大上清宫,简称 上清宫。“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传》第七二回:“李师师 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 上清宫,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⒉五代 前蜀 宫观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宫,塑 王子晋 像,尊以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 7.
      上清童子释义:古钱的别称。相传 贞观 年间,岑文本 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见 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古文钱》:“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
    • 8.
      上清观释义:即上清宫。详“上清宫”。
    • 9.
      乐游苑释义:⒈古苑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本为 秦 时的 宜春苑,汉宣帝 时改建 乐游苑。唐 时,为 长安 士女游赏的胜地。《西京杂记》卷一:“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唐 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 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絶。”唐 李白《登乐游园望》诗:“独上 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靄靄,宫闕入烟云。”清 吴伟业《画兰曲》诗:“何似 杜陵 春禊饮,乐游原 上采兰人。”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境。南朝 宋武帝 所建。南朝 梁 沉约 有《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参见“乐游”。
    • 10.
      亲蚕释义:古礼。谓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韩诗外传》卷三:“先王之法,天子亲耕,后妃亲蚕,先天下忧衣与食也。”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一》:“午景帘櫳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天下百物皆出于农,我皇上躬耕,皇后亲蚕,董劝至矣。”参见“亲桑”。
    • 11.
      仙人箓释义: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唐 陈子昂《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唐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仙籙”。唐 钱起《幽居春暮书怀》诗:“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清 孔尚任《桃花扇
    • 12.
      仙圣释义:道家对得道成仙者或神仙的尊称。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上清 之游,真天下伟观哉!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壁皆当时所画,不能尽精。惟 隋 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丰臞妍怪,各各不同,非若近世绘仙圣者,一切为靡曼之状也。” 宋 王胄 《罗浮图志后跋》:“然洞天之本始,仙圣之源流,史传之纪载,幽居之隐沦,动植之灵异,前后之吟咏,不可以备知。”
    • 13.
      余残释义:⒈指残兵败卒。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前以 西山 陆梁,出兵平讨,会 麴义 餘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⒉指残年馀生。宋 叶适《谢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表》:“存留宿旧,閔惜餘残;非必选贤,示将假宠。”
    • 14.
      修边释义:从橡胶模制件、塑料模制件、金属铸件或工件边缘上清除溢料或毛刺。
    • 15.
      冰蚁释义:酒面上清澈的浮沫。 借指美酒。
    • 16.
      北门释义:⒈北向的门。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唐 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明 何景明《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宋 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 17.
      十赉释义:道教指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 见 南朝 梁 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其名目为:一、邑于 长阿 北坂 积金山 连石之乡;二、号为 栖静处士;三、四霤飞轩,厢廊侧屋;四、苍头一人;五、钢铁如意;六、笻竹锡仗;七、香炉一枚,熏陆副之;八、杯盘一具;九、大砚一面,笔纸副之;十、鍮石澡罐,手巾为副。唐 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诗之三:“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须加 陆逸冲。”自注:“十賚,犹人间九锡也。”宋 秦观《四时四首赠道流》诗之一:“上清欲问因何事,请看先生十賚文。”王国维《游仙》诗之二:“十賚文成九锡如,三千剑
    • 18.
      厘税释义:⒈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 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 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窃闻与 日本 议和,有割 奉天 沿边及 台湾 一省,补兵餉二万万两,及通商 苏 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⒉指厘捐及海关税。清 李鸿章《复蒋芗泉书》:“惟 沪 上……釐税所入,尽供 湘 淮 全军,东豫 数省剿 捻 之用。”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其餘釐税,除海关外
    • 19.
      厚报释义:⒈重重地酬答。《汉书·栾布传》:“於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唐 柳珵《上清传》:“竇 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 陆贄 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⒉优厚的酬劳。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当有厚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当有厚报。”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登里可汗 助 唐 内战,有战胜的威名,得马市的厚报。”
    • 20.
      古道释义:⒈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⒉古旧的路径。⒊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唐.李白《忆秦娥》

上清造句

1.为人处世,在大事上清醒些,在小事上要糊涂些,察见渊鱼,必然惹人讨嫌。

2.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3.这些年,我们县高考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凤毛麟角。

4.隔壁的小强考上清华大学,他爷爷得知后大喜过望,马上奖励他一台电脑。

5.上清华大学是我朝思暮想的心愿。

6.不必说奇特的亭台楼阁,清澈的湖水,活泼的小鱼;也不必说杜鹃在树上清脆的歌声,草蜢在草间不停地跳跃,辛劳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单是一株盆花就有无限的享受。

7.要是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老师,那么谁还考不上清华和北大呢。

8.青春好像自己写在记事本上清楚的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无法褪去。

9.爸爸带我到浴池洗了澡,我觉得身上清爽了很多。

10.他没有考上清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懊丧。

11.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12.为了可以穿上清新的小短裤和小背心。

13.他前额很宽,额头上清晰地刻着三条深深的皱纹,皱纹里似乎藏着严峻的经历和饱经沧桑的折磨。

上清(shang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清是什么意思 上清读音 怎么读 上清,拼音是shàng qīng,上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清造句子